河南2026年艺术统考各专业满分均为300分。其中美术类考试科目为素描(100分)、色彩(100分)、速写(100分);音乐类分主科(120分)、副科(60分)、乐理(40分)、听音记谱(40分)、视唱(40分);舞蹈类考基本功(100分)、民间舞(100分)、剧目(100分);播音与主持类含自备稿件(70分)、新闻播报(80分)、即兴评述(100分)、形象气质(50分);编导制作类考文艺常识(70分)、材料作文(80分)、影视分析(100分)、故事创作(50分)。
美术类三科保持传统格局,素描侧重人物头像或静物写生,色彩以风景或静物默写为主,速写则强调动态人物组合创作,三科均衡赋分体现对综合造型能力的考察。音乐类主科区分声乐、器乐方向,钢琴、小提琴等器乐考生需完成自选曲目演奏,声乐考生准备中外艺术歌曲各一首,副科可从舞蹈、乐器中任选一项,这种"主副兼修"模式贴合专业发展需求。
舞蹈类将基本功测试细化为软开度、跳转翻等技术组合,民间舞考察民族风格演绎能力,剧目表演则鼓励原创编舞,三科紧密衔接舞蹈专业培养体系。播音类新增形象气质评分项,更注重考生镜头表现力和上镜效果,即兴评述从原有的80分提升至100分,凸显对临场应变能力的重视。编导类在传统文艺常识和写作基础上,新增影视分析题型,要求考生结合视听语言理论解读经典片段,故事创作则限定在800字以内完成叙事构思。
从分值分布变化来看,2026年统考更强调实践应用能力。比如播音类即兴评述分值提升25%,编导类影视分析占比提高至33%,这些调整呼应了媒体行业对内容创作能力的新要求。音乐类将视唱练耳拆分为听音记谱和视唱两科,分别考察听觉记忆与旋律表达能力,细化评分维度使专业评测更精准。
舞蹈类取消原有的"技能技巧"综合评分,改为基本功、民间舞、剧目三科独立计分,避免了以往评分标准模糊的问题。美术类保持三科均衡赋分,既延续教学惯性又确保考察全面性。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专业均取消单科合格线限制,总分达线即可参加校考,这种"宽进严出"模式给予考生更多展示机会,也对文化成绩提出更高要求,毕竟统考成绩仅作为校考资格线,最终录取仍需综合考量专业排名与文化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