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艺术生507多分能上的大学包括多所艺术类院校、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具体取决于艺术专业(如音乐、舞蹈、美术)、所在省份及录取方式(如校考破格录取或省统考),其中包括:在江西江西师范大学、在江西四川传媒学院、在江西湖南理工学院、在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江西长春光华学院等,录取分数在505分到507之间。但需注意省份差异和专业课成绩要求。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艺术大类及专业 | 专业组代码 | 录取分 |
|---|---|---|---|---|
| 江西 | 赣南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A0E组 | 507 |
| 江苏 | 海南师范大学 | 器乐 | 15专业组(音乐表演) | 505 |
| 江西 | 广西民族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A05组 | 506 |
| 江西 | 昆明学院 | 美术与设计类 | 第A01组 | 506 |
| 湖北 | 武汉工商学院 | 设计类 | 第13组 | 507 |
| 贵州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A02 | 505 |
| 北京 | 北京体育大学 | 舞蹈 | 12 | 506 |
| 江苏 | 西安石油大学 | 美术与设计 | 05专业组 | 507 |
| 贵州 | 贵州师范大学 | 音乐学(声乐) | A09 | 505 |
| 江苏 | 四川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 | 07专业组 | 505 |
| 江西 | 湖南理工学院 | 舞蹈类 | 第A06组 | 506 |
| 江西 | 四川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A0B组 | 507 |
| 江苏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表〈导〉演 | 03专业组(服装表演) | 506 |
| 江西 | 岭南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第A04组 | 505 |
| 贵州 | 西南民族大学 | 音乐学 | A06 | 507 |
| 江西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A06组 | 505 |
| 江西 | 吉首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A03组 | 507 |
| 江西 | 长春光华学院 | 戏剧影视表演类 | 第A02组 | 505 |
| 江西 | 江西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A0J组 | 506 |
| 江苏 | 苏州工学院 | 美术与设计 | 15专业组 | 507 |
赣南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始终坚持“扎根红土、潜心育人”的办学传统,践行校训“博达毅卓”,秉承“崇德、尚学、求实、创新”校风,培育形成了以“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为基本内涵的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文化。学校大力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获批全国首批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全省首届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2017年11月,学校作为全省唯一高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点大学,海南省卓越师资、高级专门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岁月峥嵘,巍巍学府绽芳华。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可追溯到有300多年历史的琼台书院,是海南省第一所公办高校。1949年秋,正式创建;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恢复海南师范学院建制;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海南师范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升格为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2015年,成为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8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首次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24年,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重点培育足球学院。如今,学校拥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设有25个学院,拥有全日制学生约24000人。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首府南宁,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3月,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 年2月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 年6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2月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3600亩,现有相思湖、思源湖和武鸣三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3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300万余册(含期刊合订本),电子图书580万余册,电子期刊360万余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广西八桂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百余人次。现建制22个本科教学学院,全日制在校生4.3万余人。在历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中斩获3金11银32铜,学校连续七年获评广西赛区“优秀组织奖”。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