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艺考529分左右的音乐生可以考虑报考一些艺术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音乐专业。其中包含在浙江招生的浙江传媒学院录取分数为529分、在江西招生的云南艺术学院录取分数为528分、在山东招生的山东艺术学院录取分数为528分、在河北招生的南昌大学录取分数为528分、在山东招生的上海师范大学录取分数为529分、在上海招生的华东师大录取分数为527分等。具体需结合省份和专业要求选择。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招生大类 | 专业及专业组 | 录取分 |
|---|---|---|---|---|
| 山东 | 太原理工大学 | 音乐类 | 音乐表演 | 529 |
| 河北 | 河北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CT | 529 |
| 浙江 | 中南民族大学 | 音乐类音乐教育声乐主项 | 音乐学 | 527 |
| 山东 | 南昌大学 | 音乐类 | 音乐学(二胡) | 527 |
| 江苏 | 江苏师范大学 | 声乐 | 19专业组(音乐教育)泰州市兴化市 | 528 |
| 山西 | 大连大学 | 音乐表演(声乐) | 第600组 | 528 |
| 河北 | 江苏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23 | 527 |
| 山西 | 四川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器乐) | 第601组 | 527 |
| 河北 | 浙江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33 | 527 |
| 河北 | 四川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7 | 528 |
| 山东 | 四川音乐学院 | 音乐类 | 音乐表演(西洋弦乐) | 527 |
| 江苏 | 苏州科技大学 | 声乐 | 24专业组(音乐教育) | 527 |
| 江苏 | 江苏师范大学 | 声乐 | 27专业组(音乐教育) | 528 |
| 河北 | 山西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42 | 529 |
| 山西 | 山西大学 | 音乐表演(器乐) | 第620组 | 527 |
| 安徽 | 赣南师范大学 | 音乐类 | 001专业组(音乐教育类) | 529 |
| 天津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音乐教育 | 120906 | 529 |
| 广东 | 南京艺术学院 | 音乐类 | 203 | 528 |
| 内蒙古 | 沈阳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方向) | 530 | 528 |
| 山东 | 青岛大学 | 音乐类 | 音乐表演(钢琴) | 529 |
| 广东 | 华南理工大学 | 音乐类 | 231 | 528 |
| 甘肃 | 广西艺术学院 | 音乐类(音乐表演-声乐) | 007艺考类 | 529 |
| 河北 | 浙江传媒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47 | 528 |
| 河北 | 河北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CQ | 529 |
| 江西 | 江西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A0A | 527 |
| 山西 | 山西大学 | 音乐表演(器乐) | 第614组 | 529 |
| 江苏 | 南通大学 | 声乐 | 34专业组(音乐教育) | 529 |
| 河北 | 江西师范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64 | 527 |
| 浙江 | 四川音乐学院 | 音乐类音乐教育器乐主项 | 录音艺术 | 529 |
| 黑龙江 | 山东艺术学院 | 音乐教育类(声乐主项) | 第003组 | 529 |
注:以上表格数据是根据各省教育考试发布的2025年投档线整理。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BNBU”)成立于2005年,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创新的博雅型大学,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致力于为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开辟一条新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双修、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时代学子。
2025年3月,更名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建校于1958年,坐落在名泉簇拥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具有艺术学门类下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山东省2017-2023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从建校之初开始,一大批在国内享有盛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在这里工作、生活。早年与徐悲鸿一起留学欧洲的李超士、戴秉心,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起留学欧洲的李杰民,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弟子刘质平,与张书旂、徐悲鸿并称为“金陵三杰”的柳子谷,著名艺术家关友声、黑伯龙、于希宁、吕品、宗惟成、刘鲁生、张彦青、王企华、宋居田、李华萱、刘乐夫、傅二石、金灼南、范峻青、何锦文、项堃、阮斐、殷宝忠、徐俊华、俞砚霞等老先生都曾在这里执教,并奠定了山艺发展的根基,也奠定了山东艺术教育的坚实基础。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后,王音旋、朱德九、赵庆霞、曲广义、孙继南、张庆朗、唐尔丰、牟善平、崔世光、王俊生、卜庆孝、赵玉琢、朱铭、李振才、史振峰、陈凤玉、单应桂、曹昌武、段谷风、王立志、张洪祥、陈皋、杨松林、路璋、曲志刚、梁敬泗、李百钧、兰瑛、程慰世、安士英等一批名家在这里耕耘树艺。这些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严谨治学、潜心创作,为社会留下了一件件艺术珍品,也为学校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即“闳约深美”的校训精神。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1959年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国内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学校有武侯、新都、临空经济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设有20个教学部门、10个研究机构。办学层次涵盖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在校生规模14000余人,是全国十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
目前学校有艺术学一级学科,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设计四个专业类别,共有29个本科专业;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3年获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绘画、产品设计、艺术史论、环境设计、雕塑、数字媒体艺术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录音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58门省级一流课程;艺术学、音乐、设计进入“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名单。有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和1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研究中心。学校现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20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部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2人,四川省“四有”好老师1人。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 1 项。近五年来(2019-2024),学校师生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艺术类比赛和评奖中共获得奖项近500项,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奖10余项;出版各类著作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其中核心期刊500余篇;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近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近50项;各项专利授权近30余项。学校拥有“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四川省音乐艺术普及基地”“音乐数智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重点学术研究平台,学报《音乐探索》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