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6年江西物理类570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江西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江西、山西、河北、河南、江苏等省份,包括:扬州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江汉大学、湖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长沙理工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554 | 32002 | 本科批 |
| 中国医科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54 | 32147 | 本科批 |
| 江汉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558 | 28994 | 本科批 |
| 武警警官学院 | 公办 | 四川 | 物理类 | 570 | 22144 | 本科提前批 |
| 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68 | 23111 | 本科批 |
| 东北林业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物理类 | 562 | 26387 | 本科批 |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公办 | 安徽 | 物理类 | 552 | 33392 | 本科批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51 | 34332 | 本科批 |
| 东莞理工学院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57 | 29879 | 本科批 |
| 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69 | 22767 | 本科批 |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565 | 25086 | 本科批 |
| 成都理工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物理类 | 563 | 26023 | 本科批 |
| 上海海洋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62 | 26515 | 本科批 |
| 北京林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70 | 21947 | 本科批 |
| 大连海事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70 | 21768 | 本科批 |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广东 | 物理类 | 550 | 35090 | 本科批 |
| 西藏大学 | 公办 | 西藏 | 物理类 | 553 | 32939 | 本科批 |
| 江苏科技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54 | 31891 | 本科批 |
| 汕头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62 | 26696 | 本科批 |
| 南京财经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57 | 30181 | 本科批 |
| 北京体育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69 | 22328 | 本科批 |
| 太原理工大学 | 公办 | 山西 | 物理类 | 570 | 21981 | 本科批 |
| 陆军防化学院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71 | 21458 | 本科提前批 |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62 | 26921 | 本科批 |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554 | 32056 | 本科批 |
| 广州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48 | 36191 | 本科批 |
| 南昌医学院 | 公办 | 江西 | 物理类 | 553 | 32383 | 本科提前批 |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广西 | 物理类 | 555 | 31437 | 本科批 |
| 陆军军医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563 | 25890 | 本科批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53 | 32278 | 本科批 |
| 内蒙古大学 | 公办 | 内蒙古 | 物理类 | 565 | 24535 | 本科批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72 | 20988 | 本科批 |
| 上海师范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59 | 28876 | 本科批 |
| 北京工商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60 | 28114 | 本科批 |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公办 | 河北 | 物理类 | 571 | 21556 | 本科提前批 |
| 华中师范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568 | 23330 | 高校专项计划批 |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52 | 33471 | 本科批 |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甘肃 | 物理类 | 552 | 33640 | 本科批 |
| 辽宁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64 | 25401 | 本科批 |
| 贵州大学 | 公办 | 贵州 | 物理类 | 564 | 25489 | 本科批 |
| 浙江工商大学 | 公办 | 浙江 | 物理类 | 564 | 25447 | 本科批 |
| 云南大学 | 公办 | 云南 | 物理类 | 564 | 25475 | 本科批 |
| 青海大学 | 公办 | 青海 | 物理类 | 559 | 28355 | 本科批 |
| 西南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571 | 21310 | 本科批 |
| 武汉科技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557 | 29711 | 本科批 |
| 安徽医科大学 | 公办 | 安徽 | 物理类 | 566 | 24300 | 本科批 |
| 宁夏大学 | 公办 | 宁夏 | 物理类 | 558 | 29323 | 本科批 |
| 赣南医科大学 | 公办 | 江西 | 物理类 | 559 | 28519 | 本科提前批 |
| 延边大学 | 公办 | 吉林 | 物理类 | 551 | 34311 | 本科批 |
| 温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浙江 | 物理类 | 550 | 34449 | 本科批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办学历史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始创于上海的东南医科大学,1949年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怀远。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学校2019年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名单。作为安徽省医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校始终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开创者、孕育者和引领者,也是安徽省医学教育中心、医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坐落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是新中国在雪域高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光辉历史的大学,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学校先后更名为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开创了西藏师范教育的先河。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3年,西藏大学藏医学院独立设置为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2013年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7年入选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七十多年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高原边疆民族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特种医学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医学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学、法医学、特种医学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临床医学、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医学技术、生物与医药等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位列ESI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第72位,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前1‰。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中医药平台和5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学科被确定为省登峰学科;有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省一流学科B类,1个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0个省高校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