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广东历史类664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文/流浪汉

对于2026年广东历史类664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广东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江苏、山西、河南等省份,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湖南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2026年广东历史类664分左右能报的大学名单及位次(公办、民办)

院校名称 性质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位次 批次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01 4875 本科批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20 1965 本科提前批
北京大学医学部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54 154 本科批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598 5624 本科提前批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00 5092 本科批
暨南大学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09 3362 本科批
香港城市大学 公办 香港 历史类 628 1256 本科提前批
重庆大学 公办 重庆 历史类 620 1998 本科批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28 1193 本科提前批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山东 历史类 602 4785 本科提前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3 4461 本科批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7 2308 本科批
湖南大学 公办 湖南 历史类 602 4683 本科提前批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辽宁 历史类 603 4617 本科批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河北 历史类 599 5440 本科批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05 4159 本科批
四川大学 公办 四川 历史类 600 5234 本科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41 493 本科批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办 辽宁 历史类 624 1586 本科提前批
天津大学 公办 天津 历史类 611 3157 本科批
中山大学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14 2670 本科提前批
东华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02 4811 本科批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吉林 历史类 598 5612 本科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8 2176 本科批
宁波大学 公办 浙江 历史类 599 5349 本科批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陕西 历史类 621 1784 本科批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598 5651 本科提前批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7 2324 本科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湖北 历史类 605 4089 本科提前批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21 1840 本科批
浙江大学 公办 浙江 历史类 618 2156 本科提前批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四川 历史类 614 2653 本科批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四川 历史类 611 3145 本科批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26 1380 本科提前批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广东 历史类 619 2037 本科批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13 2791 本科批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63 63 本科批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0 5273 本科批
山东大学(威海) 公办 山东 历史类 609 3490 本科批
外交学院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7 2260 本科提前批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0 3256 本科批
西南大学 公办 重庆 历史类 603 4471 本科批
苏州大学 公办 江苏 历史类 601 4936 本科批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9 2061 本科批
吉林大学 公办 吉林 历史类 606 4012 本科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北京 历史类 612 3006 本科批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上海 历史类 612 2979 本科批
南开大学 公办 天津 历史类 626 1346 本科提前批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湖北 历史类 604 4435 本科提前批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公办 湖南 历史类 599 5336 本科提前批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大学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华北税务学校、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守“立德树人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8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截至2024年12月,教职工总人数1773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1090人,教授392人,副教授48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92人。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241人,硕士研究生5681人,博士研究生916人,外国留学生459人,成人教育学生2478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4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58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国家级课程,41门课程获批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5本,金融学院获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位教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余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部级精品教材。学校主持的9项成果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单位。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和财经创业教育研究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金融学-英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金融科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培养,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人工智能+税收”“人工智能+保险”联合学士学位培养,与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共建“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高起点设置“统计学-金融学”“供应链管理-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高标准设立8个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高规格创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实验班、财政基础理论基地班、全球税收治理菁英班、国际组织人才实验班等10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和项目,着力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等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等2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安全工程、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数学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会计等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法律、公共管理、金融、审计等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校;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张伟弢、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张玉文、闻潜、姜维壮、魏振雄、王佩真、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学校有40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此外,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8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2人、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2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5人、首都劳动奖章5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4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和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5个,3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也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学校充分发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拥有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智库机构,以及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4项。学校举办的各类论坛和高水平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牵头成立中外财经教育联盟,与世界知名高校、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等200余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10个学位项目获得AACSB、AMBA、英国精算师协会等知名国际组织的认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了本硕博层次的全覆盖。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承担国家援外项目以来,先后对来自110余个发展中国家2700余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培训。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将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李强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2026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及专业?最低311.91分附录取分数线

25-10-27

2026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及专业?最低379分附录取分数线

25-10-27

新高考四川52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6院校名单推荐

25-10-27

2026福建物理类291分左右能报哪些大学 可以上院校及位次(公办、民办)

25-10-27

2026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贵州警察学院及专业?最低530分附录取分数线

25-10-27

2026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武汉城市学院及专业?最低288分附录取分数线

25-10-27

新高考河北383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6院校名单推荐

25-10-27

2026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及专业?最低463分附录取分数线

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