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6年福建历史类545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福建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福建、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份,包括:武汉轻工大学、潍坊学院、西南民族大学、金陵科技学院、佛山大学、丽水学院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西北民族大学 | 公办 | 甘肃 | 历史类 | 529 | 9730 | 本科批 |
| 潍坊学院 | 公办 | 山东 | 历史类 | 524 | 10480 | 本科批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公办 | 江西 | 历史类 | 523 | 10666 | 本科批 |
| 苏州科技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47 | 7113 | 本科批 |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45 | 7374 | 本科批 |
| 广东警官学院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42 | 7829 | 本科批 |
| 青岛农业大学 | 公办 | 山东 | 历史类 | 522 | 10821 | 本科批 |
| 南京艺术学院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39 | 8243 | 本科批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527 | 10018 | 本科批 |
| 浙江海洋大学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22 | 10821 | 本科批 |
| 闽江学院 | 公办 | 福建 | 历史类 | 521 | 11007 | 本科批 |
| 井冈山大学 | 公办 | 江西 | 历史类 | 538 | 8378 | 本科批 |
|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39 | 8243 | 本科批 |
| 东北电力大学 | 公办 | 吉林 | 历史类 | 525 | 10316 | 本科批 |
| 青岛大学 | 公办 | 山东 | 历史类 | 523 | 10666 | 本科批 |
| 无锡学院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32 | 9285 | 本科批 |
| 南京工程学院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36 | 8662 | 本科批 |
| 安徽农业大学 | 公办 | 安徽 | 历史类 | 538 | 8378 | 本科批 |
| 重庆理工大学 | 公办 | 重庆 | 历史类 | 526 | 10171 | 本科批 |
| 安徽财经大学 | 公办 | 安徽 | 历史类 | 530 | 9584 | 本科批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538 | 8378 | 本科批 |
| 福建医科大学 | 公办 | 福建 | 历史类 | 540 | 8090 | 本科批 |
| 黑龙江大学 | 公办 | 黑龙江 | 历史类 | 521 | 11007 | 本科批 |
| 贵州财经大学 | 公办 | 贵州 | 历史类 | 528 | 9875 | 本科批 |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34 | 8965 | 本科批 |
| 福建农林大学 | 公办 | 福建 | 历史类 | 538 | 8378 | 本科批 |
| 广州体育学院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32 | 9285 | 本科批 |
| 山西财经大学 | 公办 | 山西 | 历史类 | 546 | 7235 | 本科批 |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35 | 8809 | 本科批 |
| 贵州警察学院 | 公办 | 贵州 | 历史类 | 530 | 9584 | 本科批 |
| 金陵科技学院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21 | 11007 | 本科批 |
| 淮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安徽 | 历史类 | 524 | 10480 | 本科批 |
| 大连民族大学 | 公办 | 辽宁 | 历史类 | 529 | 9730 | 本科批 |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江西 | 历史类 | 543 | 7662 | 本科批 |
| 丽水学院 | 公办 | 浙江 | 历史类 | 521 | 11007 | 本科批 |
| 河北经贸大学 | 公办 | 河北 | 历史类 | 529 | 9730 | 本科批 |
| 天津财经大学 | 公办 | 天津 | 历史类 | 546 | 7235 | 本科批 |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辽宁 | 历史类 | 525 | 10316 | 本科批 |
| 安徽工业大学 | 公办 | 安徽 | 历史类 | 535 | 8809 | 本科批 |
| 青岛科技大学 | 公办 | 山东 | 历史类 | 524 | 10480 | 本科批 |
| 云南警官学院 | 公办 | 云南 | 历史类 | 528 | 9875 | 本科批 |
| 重庆科技大学 | 公办 | 重庆 | 历史类 | 525 | 10316 | 本科批 |
| 北京联合大学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37 | 8521 | 本科批 |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公办 | 北京 | 历史类 | 524 | 10480 | 本科批 |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陕西 | 历史类 | 537 | 8521 | 本科批 |
| 海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海南 | 历史类 | 544 | 7522 | 本科批 |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529 | 9730 | 本科批 |
| 华东交通大学 | 公办 | 江西 | 历史类 | 546 | 7235 | 本科批 |
| 昆明理工大学 | 公办 | 云南 | 历史类 | 536 | 8662 | 本科批 |
| 岭南师范学院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541 | 7972 | 本科批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高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迄今已有60年历史。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回应时代需求,响应国家号召,服务民族复兴,在强国建设中展现“大外作为”。学校应国家外交事业需求而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事、外经外贸、教育科技等领域,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回应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需求,为国家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先后有百余名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工作。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开创了福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福建省立农学院是我国南方最早独立建制的高等农林院校之一。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1994年,福建农学院更名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10月,在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擘画、亲力推动下,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林大学。习近平同志亲临福建农林大学成立大会,亲授校牌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规模、质量、办学水平、整体实力和办学效益上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20多年来,学校秉承“研究农业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的办学传统,弘扬“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牢记嘱托,扎根八闽,深耕三农,接续奋斗,在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由单科性大学迈向多科性大学、由地方省属高校迈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地方农林院校内涵式跨越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