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6音乐类统考满分300分,考试科目包括乐理、听写、视唱、声乐、器乐五部分。其中,乐理15分,听写30分,视唱15分,声乐或器乐主项165分,副项75分。考生需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主项和副项,并注意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的变化。

音乐表演类考试包含四个科目:
乐理(15分):笔试形式,考查音高、节奏、调式等基础知识,考试时长约60分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涵盖音程与和弦识别、调性分析等核心音乐理论。
听写(30分):同样采用笔试,重点测试听觉记忆与辨音能力。试题包含单音、旋律音组、节奏型等,所有内容需用五线谱记录,考试时长30分钟。
视唱(15分):现场面试科目,考生随机抽取8小节五线谱旋律,在30秒准备后一遍完成演唱。考试提供标准音a1作为参照,全程录音录像,总时长不超过3分钟。
主项(240分):作为核心科目,考生需选择声乐或器乐进行展示。声乐要求清唱2首作品,总时长不超过6分钟;器乐需演奏2首乐曲,总时长控制在8分钟内,所有表演均需背谱完成
音乐教育类
音乐教育类在基础科目(乐理15分+听写30分+视唱15分)上与表演类相同,但专业科目设置更为复杂:
主项(165分):考生需在声乐或器乐中选择一项作为主项,表演要求与表演类相同,但分值比例调整为55%。
副项(75分):必须选择与主项不同的另一项(如主项选声乐则副项需选器乐),形成"声+器"的双重能力考核。
声乐演唱要求考生准备1-2首自选歌曲,通过现场演唱展示嗓音条件、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考官会从音准、节奏、气息控制、咬字吐字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等方面进行评分。考生选择曲目时要结合自身嗓音特点,不要盲目追求高难度歌曲,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毕竟自然流畅的演唱远比炫技更能打动考官。
器乐演奏与声乐演唱类似,考生需自选 instrument(乐器)和曲目,展示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和乐器驾驭能力。不同乐器的考核标准虽有差异,但音准、节奏、音色控制和乐曲完整性都是共通的评分要点。考生在练习时要注意细节处理,比如乐曲的强弱对比、乐句划分等,这些小细节往往能体现出对音乐的理解深度。
视唱作为面试的辅助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读谱能力和即时演唱能力,通常要求视唱一条8-16小节的旋律片段。这部分分值虽低,但也不能忽视,练习时要注意音准和节奏的稳定性,尽量做到流畅自然,开口前可以先默读几遍旋律,调整好呼吸再开始演唱,避免因仓促演唱出现音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