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艺术生325多分能上的大学包括多所艺术类院校、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具体取决于艺术专业(如音乐、舞蹈、美术)、所在省份及录取方式(如校考破格录取或省统考),其中包括:在湖南南昌大学、在湖南福建师范大学、在湖南同济大学、在湖南中国戏曲学院、在湖南湖南师范大学等,录取分数在323分到325之间。但需注意省份差异和专业课成绩要求。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艺术大类及专业 | 专业组代码 | 录取分 |
|---|---|---|---|---|
| 湖南 | 东华大学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美术与设计类) | 第205组 | 324 |
| 湖南 | 南京艺术学院 | (戏剧影视表演类) | 第103组 | 323 |
| 湖南 | 同济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03组 | 323 |
| 湖南 | 四川美术学院 | (美术与设计类) | 第101组 | 325 |
| 海南 | 四川文理学院 | 美术与设计类 | 1 | 325 |
| 湖南 | 四川大学 | (舞蹈类) | 第103组 | 324 |
| 湖南 | 长沙师范学院 | (龙山县)(省内优师专项(初中教师)(美术)) | 第H02组 | 325 |
| 贵州 | 伊春职业学院 | 音乐教育 | A01 | 325 |
| 湖南 | 福建师范大学 | (音乐教育类(器乐主项)) | 第101组 | 323 |
| 湖南 | 南昌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08组 | 323 |
| 湖南 | 四川音乐学院 | (音乐教育类(声乐主项)) | 第116组 | 323 |
| 湖南 | 湖南师范大学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省内优师专项(高中教师)(音乐 | 第G94组 | 323 |
| 湖南 | 厦门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04组 | 323 |
| 湖南 | 中国矿业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01组 | 325 |
| 湖南 | 西南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14组 | 324 |
| 湖南 | 苏州大学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01组 | 324 |
| 湖南 | 中国戏曲学院 | (音乐表演类(器乐)) | 第101组 | 324 |
| 海南 | 海南师范大学 | 舞蹈类 | 5 | 323 |
| 湖南 | 云南大学 | (音乐表演类(声乐)) | 第101组 | 325 |
| 湖南 | 中国戏曲学院 | (美术与设计类) | 第104组 | 324 |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纺织科学与工程”。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简称“南艺”,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百年高等艺术学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高校,艺术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1912年,我国新美术运动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刘海粟先生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颜文樑先生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于江苏无锡社桥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2月8日完成合并工作,该日后被定为南艺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址南京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1978年,获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等院校,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与时俱进,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成为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同济大学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7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提示:下方"测一测我能上的大学",是根据人工智能大数据来具体进行分析,以及根据各高校历年的招生录取数据,结合各省招生政策,理性分析录取概率,输入分数、省份,即可了解稳、冲、保能上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