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各省艺考舞蹈生493分左右能报考多种类型的大学,具体取决于专业成绩、所在省份及当年各高校招生政策。参考去年的艺考舞蹈生录取数据,最低分491分左右就可以上大学,多数省份舞蹈生成绩在493分左右有机会被录取的院校有:安徽南宁师范大学002专业组录取分为492分、贵州盐城师范学院第A01组录取分为493分、北京西安音乐学院第3组录取分为491分、内蒙古成都体育学院第111组录取分为492分、江西湘南学院第A04组录取分为493分、湖北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第02组录取分为491分等。当然在报考时,舞蹈生要密切关注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结合自身专业和文化成绩综合考量,合理填报志愿。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招生大类 | 专业及专业组 | 录取分 |
|---|---|---|---|---|
| 浙江 | 衡阳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舞蹈学(师范) | 493 |
| 河北 | 湖南理工学院 | 舞蹈类 | 第21组 | 493 |
| 安徽 | 南宁师范大学 | 舞蹈类 | 002专业组 | 492 |
| 山西 | 邵阳学院 | 舞蹈类 | 第601组 | 492 |
| 甘肃 | 西安音乐学院 | 舞蹈类 | 003艺考类 | 492 |
| 浙江 | 南京传媒学院 | 舞蹈类 | 舞蹈表演 | 491 |
| 山西 | 衡水学院 | 舞蹈类 | 第602组 | 491 |
| 安徽 | 湖南科技学院 | 舞蹈类 | 002专业组 | 493 |
| 河北 | 北方民族大学 | 舞蹈类 | 第50组 | 493 |
| 安徽 | 信阳师范大学 | 舞蹈类 | 001专业组 | 493 |
| 河北 | 淮阴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第14组 | 492 |
| 江西 | 湖北工程学院 | 舞蹈类 | 第A04组 | 492 |
| 贵州 | 武汉体育学院 | 流行舞蹈 | 第A06组 | 491 |
| 湖北 |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 | 舞蹈类 | 第02组 | 491 |
| 安徽 | 西安体育学院 | 舞蹈类 | 002专业组 | 492 |
| 内蒙古 | 武汉体育学院 | 舞蹈类 | 第6组 | 492 |
| 河北 | 太原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第33组 | 492 |
| 甘肃 | 西北师范大学 | 地方公费师范生、舞蹈类 | 173艺考类 | 491 |
| 甘肃 | 西北师范大学 | 地方公费师范生、舞蹈类 | 178艺考类 | 492 |
| 山西 | 怀化学院 | 舞蹈类 | 第602组 | 493 |
| 山西 | 运城学院 | 舞蹈类 | 第602组 | 491 |
| 黑龙江 | 三峡大学 | 舞蹈类 | 第005组 | 491 |
| 河北 | 内江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第24组 | 492 |
| 内蒙古 | 武汉体育学院 | 舞蹈类 | 第5组 | 492 |
| 江西 | 许昌学院 | 舞蹈类 | 第A02组 | 492 |
| 广东 | 西北师范大学 | 舞蹈类 | 第208组 | 492 |
| 河北 | 丽水学院 | 舞蹈类 | 第27组 | 493 |
| 江西 | 四川文理学院 | 舞蹈类 | 第A03组 | 493 |
| 江西 | 渭南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第A05组 | 491 |
| 江西 | 绵阳师范学院 | 舞蹈类 | 第A03组 | 491 |
注:以上表格数据是根据各省教育考试发布的2025年投档线整理。
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优良师范传统、鲜明应用特色的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肇始于1931年建立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历经更迭、数易校名,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涪陵教育学院合并升本为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办学90余年来,学校秉承“学高身正、敬业自强”校训,深受易理文化、长江文化浸润,积淀形成“坚韧执着、知难而进、不甘人后、追求卓越”的长师精神。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一所培养音乐舞蹈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音乐专业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9年,前身为贺龙元帅1948年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人民艺术学校”,1949年随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0年由部队划归地方改名为“西北艺术学院”;之后历经“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安音乐专科学校”“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艺术学院”的变迁,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非常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7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学校工作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学校现有海淀、丰台、海南三校区,建成了“一校三址”办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