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大学?因为江苏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567分能上。其中车辆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14分、美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5分、环境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67分、交通运输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04分、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20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江苏大学在浙江产品设计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78分
2、江苏大学在浙江智能建造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05分
3、江苏大学在浙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18分
4、江苏大学在浙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13分
5、江苏大学在浙江车辆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14分
6、江苏大学在浙江口腔医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20分
7、江苏大学在浙江化学类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6分
| 学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类型 | 录取分 |
|---|---|---|---|---|
| 江苏大学 | 3 | 公共事业管理 | - | 613 |
| 江苏大学 | 10 | 知识产权 | - | 635 |
| 江苏大学 | 14 | 车辆工程 | - | 614 |
| 江苏大学 | 15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 | 610 |
| 江苏大学 | 18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618 |
| 江苏大学 | 20 | 化学类 | - | 596 |
| 江苏大学 | 22 | 机械电子工程 | - | 620 |
| 江苏大学 | 2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617 |
| 江苏大学 | 25 | 交通工程 | - | 602 |
| 江苏大学 | 26 | 交通运输 | - | 604 |
| 江苏大学 | 27 | 口腔医学 | - | 620 |
| 江苏大学 | 28 | 临床医学 | - | 621 |
| 江苏大学 | 2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612 |
| 江苏大学 | 30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 | 605 |
| 江苏大学 | 31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 | 605 |
| 江苏大学 | 34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 | 620 |
| 江苏大学 | 35 | 通信工程 | - | 618 |
| 江苏大学 | 37 | 物理学 | (师范) | 598 |
| 江苏大学 | 38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 614 |
| 江苏大学 | 39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 | 615 |
| 江苏大学 | 40 | 信息安全 | - | 627 |
| 江苏大学 | 41 | 药学类 | - | 594 |
| 江苏大学 | 42 | 医学检验技术 | - | 595 |
| 江苏大学 | 43 | 医学影像学 | - | 608 |
| 江苏大学 | 44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 | 592 |
| 江苏大学 | 45 | 智能建造 | - | 605 |
| 江苏大学 | 48 | 自动化 | - | 619 |
| 江苏大学 | 49 | 工业工程 | - | 610 |
| 江苏大学 | 5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 614 |
| 江苏大学 | 51 | 产品设计 | - | 578 |
| 江苏大学 | 52 | 环境设计 | - | 567 |
| 江苏大学 | 53 | 美术学 | (师范) | 575 |
| 江苏大学 | 54 | 视觉传达设计 | - | 590 |
| 江苏大学 | 55 | 数字媒体艺术 | - | 594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江苏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江苏大学在浙江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学校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始终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为使命,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为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工中有农,以工强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