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甘肃370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甘肃370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为330分录取批次为专科批F段、西北民族大学分数线为301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C段、太原学院分数线为340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C段、西北师范大学分数线为364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C段、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分数线为337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C段、甘肃医学院分数线为341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C段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内蒙古 | 物理类 | 326 | 本科批C段 |
| 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 | 历史类 | 364 | 本科批C段 |
| 河西学院 | 甘肃 | 物理类 | 364 | 本科批C段 |
| 甘肃政法大学 | 甘肃 | 物理类 | 313 | 本科批C段 |
| 兰州文理学院 | 甘肃 | 物理类 | 343 | 本科批C段 |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 | 物理类 | 324 | 本科批C段 |
| 陇东学院 | 甘肃 | 历史类 | 369 | 本科批C段 |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甘肃 | 物理类 | 301 | 本科批C段 |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 | 物理类 | 299 | 本科批C段 |
| 呼伦贝尔学院 | 内蒙古 | 物理类 | 302 | 本科批C段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 物理类 | 336 | 本科批C段 |
| 陇南师范学院 | 甘肃 | 物理类 | 339 | 本科批C段 |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 | 物理类 | 337 | 本科批C段 |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 物理类 | 330 | 专科批F段 |
| 西北民族大学 | 甘肃 | 历史类 | 301 | 本科批C段 |
| 兰州财经大学 | 甘肃 | 物理类 | 297 | 本科批C段 |
| 甘肃农业大学 | 甘肃 | 物理类 | 350 | 本科批C段 |
| 太原学院 | 山西 | 物理类 | 340 | 本科批C段 |
| 福建商学院 | 福建 | 物理类 | 314 | 本科批C段 |
| 兰州城市学院 | 甘肃 | 物理类 | 353 | 本科批C段 |
| 甘肃医学院 | 甘肃 | 物理类 | 341 | 本科批C段 |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 | 物理类 | 342 | 本科批C段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甘肃医学院
甘肃医学院是省属全日制医学本科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对口支援学校,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坐落于六盘山东麓、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故里——甘肃省平凉市。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甘肃省平凉卫生学校,2015年5月组建晋升为甘肃医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占地面积94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1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61.35万元,馆藏图书121.79万册。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9447人。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947人,其中专任教师549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8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园丁奖获得者等共20人。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商学院
福建商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福建省唯一以“商”为名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福建商学院;2017年原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并入。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学校事业发展,曾题词指导学校要“办出特色、教书育人”,并为学校校庆发来贺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省级“平安校园”,以及福建省第一届、第二届“文明校园”。“闽商文化教育基地”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政治经济学讲坛”入选首批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福建商学院科普教育基地”入选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闽商研究中心”入选福州市首批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