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因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379分能上。其中护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50分、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397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64分、中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73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贵州历史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64分
2、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贵州物理类护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390分
3、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贵州物理类助产专业最低录取分为379分
4、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贵州物理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17分
5、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贵州历史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84分
6、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贵州历史类临床医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58分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 | 招生类型及要求 | 录取分 |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眼视光技术 | - | 416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中药学 | - | 417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医学检验技术 | - | 393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护理 | - | 390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助产 | (只招女生) | 379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医学美容技术 | - | 417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药学 | - | 395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临床医学 | - | 397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康复治疗技术 | - | 390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 | - | 401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预防医学 | - | 387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口腔医学 | - | 425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临床医学 | - | 458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 | - | 457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预防医学 | - | 454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口腔医学 | - | 485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中药学 | - | 473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医学检验技术 | - | 464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护理 | - | 450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助产 | (只招女生) | 448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医学美容技术 | - | 484 |
|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康复治疗技术 | - | 459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是一所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长沙市卫生学校。2011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升格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并于201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设有五学院两部两中心一所共10个教学部门和12个党政管理机构,在校全日制学生7000人。
学校自2019年9月起搬迁至新校区——长沙市湘江新区香山教育城(岳宁大道6号),占地1052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含附属医院),设施设备功能齐全。学校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104个。学校是一所纯医卫类高职学院,医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结构合理,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等15个专业。学院已形成了健康照护、基层医疗服务、药品技术与服务三个专业群,其中健康照护专业群、基层医疗服务专业群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护理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护理专业被列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口腔医学专业入选湖南省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湖南省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学校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依托国家卫计委在我校设立的卫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卫计委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开发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开展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