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海南690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海南690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分数线为659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西南财经大学分数线为68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西北工业大学分数线为675分录取批次为国家专项计划批、福建师范大学分数线为66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西南政法大学分数线为678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郑州大学分数线为66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82 | 本科批 | 
| 南开大学 | 天津 | 综合 | 689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59 | 本科批 | 
| 海南大学 | 海南 | 综合 | 659 | 地方专项计划批 |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65 | 本科批 |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75 | 本科批 | 
| 广东财经大学 | 广东 | 综合 | 665 | 本科批 | 
| 东南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79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河海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54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 | 综合 | 660 | 本科批 |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62 | 本科批 |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综合 | 674 | 本科批 | 
| 兰州大学 | 甘肃 | 综合 | 670 | 本科批 |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 | 综合 | 685 | 本科批 |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 | 综合 | 658 | 本科批 |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59 | 本科提前批 | 
| 东华大学 | 上海 | 综合 | 678 | 本科批 |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62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深圳大学 | 广东 | 综合 | 679 | 本科批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80 | 本科批 |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63 | 本科批 | 
|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河南 | 综合 | 665 | 本科提前批 | 
| 中山大学 | 广东 | 综合 | 672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厦门大学 | 福建 | 综合 | 680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西北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59 | 本科批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综合 | 692 | 本科批 |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69 | 本科批 | 
| 山东大学(威海) | 山东 | 综合 | 691 | 本科批 |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66 | 本科批 |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综合 | 675 | 本科批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综合 | 663 | 本科批 |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 | 综合 | 670 | 本科批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59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90 | 本科批 | 
| 四川大学 | 四川 | 综合 | 656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 | 综合 | 665 | 本科批 | 
| 东北大学 | 辽宁 | 综合 | 685 | 本科批 | 
| 温州大学 | 浙江 | 综合 | 660 | 本科批 |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 | 综合 | 655 | 本科批 |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 综合 | 679 | 本科批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72 | 本科批 | 
| 中央美术学院 | 北京 | 综合 | 676 | 本科批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70 | 本科批 | 
| 暨南大学 | 广东 | 综合 | 671 | 本科批 | 
| 琼台师范学院 | 海南 | 综合 | 656 | 本科提前批 | 
| 宁波大学 | 浙江 | 综合 | 658 | 本科批 | 
| 西北政法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67 | 本科批 |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90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上海电力大学 | 上海 | 综合 | 664 | 本科批 | 
| 天津大学 | 天津 | 综合 | 664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浙南闽北赣东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由温州师范学院和原温州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已有92年办学历史。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院士曾任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别要办好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摘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