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广东高考生成绩排名在348000-349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的504组排名348009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的504组排名348214位、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503组排名348617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的504组排名348869位、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504组排名348611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502组排名348002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广东高考排名在348000-349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广东考生填报志愿。

1、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504组排名在348009位。
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4组排名在348166位。
3、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4组排名在348611位。
4、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在广东504组排名在348570位。
5、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在广东504组排名在348869位。
6、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2组排名在348746位。
7、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在广东504组排名在348877位。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招生类型及校区 | 位次排名 |
|---|---|---|---|---|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502 | - | 348002 |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504 | - | 348009 |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504 | - | 348166 |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504 | - | 348214 |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504 | - | 348570 |
|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504 | - | 348611 |
|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503 | - | 348617 |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502 | - | 348746 |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504 | - | 348869 |
|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504 | - | 348877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坐落在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美丽的黄河之滨——金城兰州。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其前身与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和第一座化学工业基地相伴而生,1999年转制为甘肃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整合相关院校办学资源,设置公办本科层次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西固东校区、西固西校区、新区校区和白银校区四个校区,设16个学院(教学部)。学校总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22亿元,建有校内实训基地76个、实验实训室27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6个,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培育基地1个。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3年10月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贵港职业学院的前身贵港市师范学校始建于1904年。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多人,是广西办学历史悠久和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学校。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是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专本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职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广东省业余科技大学,2005年转制为高职院校。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素质为灵魂,以高技术技能为核心,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政校行企全方位融合,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声誉度日益提升。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韩启德、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邓楠、广东省原省长朱小丹等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