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各省艺考播音与主持生548分左右能报考多种类型的大学,具体取决于专业成绩、所在省份及当年各高校招生政策。参考去年的艺考播音与主持生录取数据,最低分546分左右就可以上大学,多数省份播音与主持生成绩在548分左右有机会被录取的院校有:安徽福建师范大学001专业组录取分为547分、河北昆明理工大学第52组录取分为546分、北京吉林艺术学院播主专业录取分为547分、浙江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分为546分、河北山西师范大学第34组录取分为547分、河北云南师范大学第15组录取分为548分等。当然在报考时,播音与主持生要密切关注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结合自身专业和文化成绩综合考量,合理填报志愿。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招生大类 | 专业及专业组 | 录取分 |
|---|---|---|---|---|
| 河北 | 山西师范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34组 | 547 |
| 山西 | 广东海洋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602组 | 548 |
| 河北 | 河南工业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61组 | 548 |
| 河北 | 山东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23组 | 546 |
| 河北 | 昆明理工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52组 | 546 |
| 浙江 | 山西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546 |
| 浙江 | 四川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546 |
| 浙江 | 南京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547 |
| 贵州 | 湖北大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第A01组 | 546 |
| 河北 | 云南师范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15组 | 548 |
| 江西 | 贵州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A02组 | 546 |
| 安徽 | 四川师范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006专业组 | 547 |
| 北京 | 吉林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 | 播主 | 547 |
| 安徽 | 河南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005专业组 | 548 |
| 安徽 | 福建师范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001专业组 | 547 |
| 山东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播音与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548 |
| 浙江 | 湖南女子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548 |
| 山西 | 沈阳音乐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第602组 | 546 |
| 浙江 | 沈阳音乐学院 | 播音与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546 |
注:以上表格数据是根据各省教育考试发布的2025年投档线整理。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虽六易校址、八更校名,但学校扎根荆楚、育才兴学的底色从未改变,始终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同向同行。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迈上综合性大学建设之路。2013年起,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9月1日,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正在全力推进嵩明新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5418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屈维德教授首创“冲击消震原理”,应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李梦庚教授发明的“粗锡电热连续结晶机除铅铋工艺及设备”,被西方冶金界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伟大的发明”,与戴永年教授发明的“焊锡真空分离铅锡技术”联合构成了现代火法锡精炼技术,推广至全球炼锡厂;刘北辰教授发明了世界首座倒张拱钢索桥。同时,学校发明的“内热式多级连续真空蒸馏金属分离技术”世界领先,“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微波冶金反应装置”实现万吨级成套装备自主创新,“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体系”属世界首创,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和新装备将世界锡精炼水平发展到新高度,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构建了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技术,灵长类靶向基因编辑技术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里程碑性工作……,为国家乃至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建校于1958年,坐落在名泉簇拥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具有艺术学门类下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山东省2017-2023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从建校之初开始,一大批在国内享有盛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在这里工作、生活。早年与徐悲鸿一起留学欧洲的李超士、戴秉心,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起留学欧洲的李杰民,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弟子刘质平,与张书旂、徐悲鸿并称为“金陵三杰”的柳子谷,著名艺术家关友声、黑伯龙、于希宁、吕品、宗惟成、刘鲁生、张彦青、王企华、宋居田、李华萱、刘乐夫、傅二石、金灼南、范峻青、何锦文、项堃、阮斐、殷宝忠、徐俊华、俞砚霞等老先生都曾在这里执教,并奠定了山艺发展的根基,也奠定了山东艺术教育的坚实基础。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后,王音旋、朱德九、赵庆霞、曲广义、孙继南、张庆朗、唐尔丰、牟善平、崔世光、王俊生、卜庆孝、赵玉琢、朱铭、李振才、史振峰、陈凤玉、单应桂、曹昌武、段谷风、王立志、张洪祥、陈皋、杨松林、路璋、曲志刚、梁敬泗、李百钧、兰瑛、程慰世、安士英等一批名家在这里耕耘树艺。这些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严谨治学、潜心创作,为社会留下了一件件艺术珍品,也为学校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即“闳约深美”的校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