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广东高考生成绩排名在74000-75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506组排名74963位、河北师范大学的205组排名74061位、东北师范大学的704组排名74886位、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的203组排名74319位、扬州大学的208组排名74865位、云南中医药大学的203组排名74435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广东高考排名在74000-75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广东考生填报志愿。

1、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3组排名在74435位。
2、广州商学院在广东203组排名在74877位。
3、天津师范大学在广东225组排名在74597位。
4、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1组排名在74464位。
5、广东白云学院在广东222组排名在74063位。
6、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204组排名在74032位。
7、天津师范大学在广东223组排名在74786位。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招生类型及校区 | 位次排名 |
|---|---|---|---|---|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204 | - | 74032 |
| 河北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05 | - | 74061 |
| 广东白云学院 | 历史类 | 222 | - | 74063 |
| 南昌航空大学 | 物理类 | 217 | 中外合作办学 | 74093 |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519 | - | 74110 |
| 哈尔滨华德学院 | 历史类 | 204 | - | 74227 |
| 广州大学 | 物理类 | 214 | - | 74228 |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511 | - | 74241 |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历史类 | 203 | - | 74319 |
| 南昌医学院 | 物理类 | 211 | - | 74397 |
| 福建农林大学 | 物理类 | 220 | - | 74401 |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物理类 | 203 | - | 74435 |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501 | - | 74464 |
| 广州大学 | 物理类 | 241 | 地方专项 | 74469 |
| 福建医科大学 | 物理类 | 204 | - | 74545 |
| 湖北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04 | - | 74577 |
| 天津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25 | - | 74597 |
| 北京联合大学 | 物理类 | 206 | - | 74634 |
| 安徽第二医学院 | 历史类 | 102 | - | 74699 |
| 广州软件学院 | 历史类 | 220 | - | 74715 |
| 天津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23 | - | 74786 |
| 广东财经大学 | 物理类 | 220 | 地方专项 | 74811 |
| 东北林业大学 | 物理类 | 211 | 中外合作办学 | 74816 |
| 扬州大学 | 物理类 | 208 | - | 74865 |
| 广州商学院 | 历史类 | 203 | - | 74877 |
| 东北师范大学 | 物理类高校专项计划 | 704 | - | 74886 |
| 扬州大学 | 物理类 | 207 | - | 74905 |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46 | 地方专项 | 74938 |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506 | 协同培养 | 74963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广东白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南昌医学院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扬州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近70年办学历史、行业特色鲜明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1999年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是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之一、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先后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优质水利高职院校、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是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学校设4个学部、35个学院、9个研究院(中心)。
学校办学史可溯源至1888年创建的格致书院、1905年创建的两广师范学堂和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建校史则始于1933年创办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建校90余年来,一代代华师人秉承建校之初“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涌现出如林砺儒、饶宗颐、郭大力、何杰、熊大仁、高觉敷、杜国庠、陈唯实、罗倬汉、吴三立、汪德亮、叶述武、黄友谋、刘颂豪、孙儒泳等众多名师大家,为国家培养了90余万教师和各类人才。如今,华南师范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培育教育人才的南方高地。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