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山东录取位次范围在17702位到50891位之间,其中海洋科学专业录取位次30686位、自动化专业录取位次23245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位次38536位、网络工程专业录取位次23155位、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位次26874位等等。2026年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以下关键数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 院校名称 | 招生层次 | 专业名称 | 录取位次 |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法学 | 17702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7972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软件工程 | 18437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信息安全 | 18441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18848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法学 | 18918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19146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网络空间安全 | 19340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1409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通信工程 | 21506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2086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2091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人工智能 | 22124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22181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22510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2530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 22630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网络工程 | 23155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23194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自动化 | 23245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23793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应用气象学 | 23863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24779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气象技术与工程 | 25601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26417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6527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大气科学类 | 26628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26874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7385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虚拟现实技术 | 27538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医学信息工程 | 27639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28979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29110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英语(师范类) | 29749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地理信息科学 | 30210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应用物理学 | 30583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海洋科学 | 30686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31023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33019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金融工程(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 33174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材料物理 | 33198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35034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海洋科学类 | 35265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精算学 | 38273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38536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 44120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应急管理(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 44939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本科 | 地理信息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50891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山东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高考招录数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气象本科院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学校1978年被列入首批88所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