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广东高考生成绩排名在59000-60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广东警官学院的176组排名59059位、广州大学的211组排名59857位、广东白云学院的218组排名59979位、华南农业大学的211组排名59001位、集美大学的104组排名59284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204组排名59191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广东高考排名在59000-60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广东考生填报志愿。

1、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广东208组排名在59403位。
2、天津仁爱学院在广东209组排名在59475位。
3、集美大学在广东104组排名在59284位。
4、青岛城市学院在广东204组排名在59259位。
5、广州大学在广东211组排名在59857位。
6、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514组排名在59113位。
7、湖南中医药大学在广东208组排名在59087位。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招生类型及校区 | 位次排名 |
|---|---|---|---|---|
| 华南农业大学 | 物理类 | 211 | - | 59001 |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211 | - | 59008 |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物理类 | 211 | - | 59024 |
| 广东警官学院 | 物理类提前批 | 176 | 公安专项 | 59059 |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物理类 | 208 | - | 59087 |
| 广西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22 | - | 59099 |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历史类 | 514 | - | 59113 |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513 | 协同培养 | 59118 |
| 汉口学院 | 历史类 | 210 | - | 59189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物理类 | 204 | 中外合作办学 | 59191 |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501 | - | 59239 |
| 青岛城市学院 | 历史类 | 204 | - | 59259 |
| 集美大学 | 物理类提前批 | 104 | - | 59284 |
| 上海体育大学 | 物理类 | 208 | - | 59285 |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历史类 | 208 | - | 59403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203 | - | 59410 |
| 成都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218 | - | 59461 |
| 天津仁爱学院 | 历史类 | 209 | - | 59475 |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物理类提前批 | 119 | - | 59493 |
| 中国石油大学 | 物理类 | 205 | 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59499 |
| 华南农业大学 | 物理类 | 210 | - | 59597 |
| 山西大学 | 物理类 | 204 | - | 59670 |
| 广东工业大学 | 物理类 | 214 | - | 59722 |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物理类 | 203 | - | 59726 |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历史类 | 207 | - | 59755 |
| 广州大学 | 物理类 | 202 | - | 59770 |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47 | 地方专项 | 59785 |
| 武汉传媒学院 | 历史类 | 213 | - | 59809 |
| 华南农业大学 | 物理类 | 214 | - | 59846 |
| 广州大学 | 物理类 | 211 | - | 59857 |
| 广东白云学院 | 历史类 | 218 | - | 59979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白云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历史沿革】
汉口学院前身是2000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汉口学院,是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的17所高校之一,并于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武汉校区以及京山校区两个校区。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主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校园占地面积97.4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7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79万平方米;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3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8.29万册,电子图书250.4万册,数字资源库24个。
上海体育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建的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以来,入选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校训,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践行“为了师生终身发展”的根本理念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坚持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探索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开放发展的体育特色创新发展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武汉传媒学院前身是2004年开办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2007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传媒学院”。202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始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性质,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服务区域文化传媒产业、构建大传媒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建设高水平传媒高校”的办学思路,已经为社会输送逾4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已成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在全国高校艺术类竞赛榜单进入前10%,中国传媒类民办大学名列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