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广东高考生成绩排名在189000-190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新疆科技学院的207组排名189784位、新疆师范大学的216组排名189537位、辽宁何氏医学院的202组排名189837位、喀什大学的213组排名189093位、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的206组排名189341位、衡阳科技职业学院的503组排名189991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广东高考排名在189000-190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广东考生填报志愿。

1、新疆师范大学在广东216组排名在189537位。
2、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在广东205组排名在189147位。
3、衡阳科技职业学院在广东503组排名在189991位。
4、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在广东501组排名在189909位。
5、浙江万里学院在广东207组排名在189798位。
6、武昌工学院在广东206组排名在189868位。
7、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在广东209组排名在189018位。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招生类型及校区 | 位次排名 |
|---|---|---|---|---|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物理类 | 209 | - | 189018 |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511 | 协同培养 | 189080 |
| 喀什大学 | 物理类 | 213 | - | 189093 |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物理类 | 205 | - | 189147 |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 物理类 | 207 | - | 189159 |
| 四川旅游学院 | 物理类 | 202 | 中外合作办学 | 189284 |
|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 物理类 | 206 | - | 189341 |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 物理类 | 207 | - | 189360 |
| 长春大学 | 物理类 | 220 | 中外合作办学 | 189412 |
| 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503 | - | 189434 |
| 新疆师范大学 | 物理类 | 216 | - | 189537 |
| 新疆科技学院 | 物理类 | 207 | - | 189784 |
| 浙江万里学院 | 物理类 | 207 | - | 189798 |
| 辽宁何氏医学院 | 物理类 | 202 | - | 189837 |
| 武昌工学院 | 物理类 | 206 | - | 189868 |
|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501 | - | 189909 |
|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503 | - | 189991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喀什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浙江万里学院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武昌工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是湖南省衡阳市的一所高校。根据《湖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经湖南省第四届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察、集体评议,于2023年设立。
新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管理,坐落在素有“塞外明珠·山水梨城”之称的新疆库尔勒市。学校坚持“特色、开放、包容、求实、创新”办学理念,紧贴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打造财经类、工科类、医学类“三大主干学科专业群”,深化“优文科、扩工科、兴医科”建设,形成“工管结合、医管结合、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始建于2002年,建校20多年来,连续培养了19届本科毕业生,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全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万余人,专任教师768名中正高级职称67名,副高级职称52名,中级职称481名;97.40%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2人。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始建于2001年,历经重庆师范学院海莱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等发展阶段,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更为现名。
学校坐落于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重庆,在合川区和铜梁区建有3个校区。学校秉承“行知思想”,弘扬“作孚精神”,奉行“培元致新”的校训,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是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重庆市首批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和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