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中,新疆工程学院在山东录取位次范围在174295位到279990位之间,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位次243186位、飞行技术专业录取位次268148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取位次250873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录取位次265940位、通信工程专业录取位次251993位等等。2026年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以下关键数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 院校名称 | 招生层次 | 专业名称 | 录取位次 |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能源经济 | 174295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1279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32217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师资教育方向) | 240765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自动化 | 240779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4318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45363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245502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24614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职业师资教育方向) | 24746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人工智能 | 247587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49774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5081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250873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251469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精细化工 | 251940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通信工程 | 251993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飞行器运维工程 | 25304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53352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25475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255225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能源化学工程 | 25865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259572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62100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铁道工程 | 262540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消防工程 | 263373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26519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冶金工程 | 265262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资源勘查工程 | 265940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物流工程 | 266027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67633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飞行技术 | 268148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智能采矿工程 | 268554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安全工程 | 269897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70029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地质工程 | 271179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272644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测绘工程 | 27297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73576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矿物加工工程 | 274960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采矿工程 | 278750 |
| 新疆工程学院 | 本科 | 土木工程 | 279990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山东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高考招录数据。
新疆工程学院是自治区区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首批百所应用型试点高校,学校坐落于新疆首府-美丽的乌鲁木齐。
学校因煤而建,因工而兴,是一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的学校。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第二预备学校163名官兵集体转业到新疆,组建了乌鲁木齐煤矿学校。1985年更名为新疆煤炭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新疆工程学院。60多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扎根边疆,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培植了“知行统一,追求卓越”的校训,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所以工为主、煤炭和能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近年来,学校党委提出了“强党建、保稳定、抓改革、促转型、谋发展、创一流”的工作思路,遵循“五个坚持”、抓好“五个机遇”、提升“五个竞争力”、弘扬“五种精神”、做好“五个服务”,朝着三个“五年目标”团结奋斗,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