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各省高考420900位次考生可选择山东滨州职业学院智能控制技术、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山东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广东海口经济学院第509组、广东贵州城市职业学院第504组、山东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420900位考生可填报院校覆盖综合类、师范类、医学类及职业本科等多类型高校,考生需结合个人兴趣与专业方向合理规划志愿。

2025年高考420900位对应的院校一共有6所院校,在此范围内,最高位次对应的院校是海口经济学院第509组,最低位次对应的院校是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具体如下表格:
1、广东贵州城市职业学院第504组位次排名420928位
2、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位次排名420920位
3、山东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位次排名420966位
4、广东海口经济学院第509组位次排名420982位
| 招生地区 | 院校名称 | 招生科目 | 专业组及招生类型 | 位次排名 |
|---|---|---|---|---|
| 山东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专科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420920 |
| 广东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第504组 | 420928 |
| 山东 | 滨州职业学院 | 专科 | 智能控制技术 | 420943 |
| 山东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 专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420946 |
| 山东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专科 | 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 | 420966 |
| 广东 | 海口经济学院 | 物理类 | 第509组 | 420982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位次。
冲:选择往年录取位次比你当前位次稍高(例如高10%-20%)的院校和专业。这里是你的理想目标。
稳:选择往年录取位次与你当前位次相当或略低的院校和专业。这是你最有希望被录取的层次,一定要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专业和学校。
保:选择往年录取位次明显低于你当前位次(例如低20%-30%)的院校和专业。这个层次要足够“牢靠”,确保不会滑档。
| 志愿类型 | 推荐院校 |
|---|---|
| 冲一冲 |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
| 稳一稳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
| 保一保 | 海口经济学院、滨州职业学院 |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贵州亚泰职业学院,学院坚持党委政治引领、董事会依法决策、校长依法治校,学院现有在校生13300余人,专兼职教师698人,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级职教名师1人,教授16人,博士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5%。学院紧贴贵州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构建专业群,优化专业布局,现有工程造价(数字化方向)、工商企业管理、数字民族文化产业、智能装备制造、卫生健康与护理等5个专业群30个专业,为社会输送了近40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校规划占地1445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已完成征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亿元人民币。学院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院上下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结合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按照我院党委提出的“122334”工作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创优两项工作,把2021年作为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提质创优年,探索民办高校党组织高质量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新路;抓好两个教育,按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厅党组要求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规定动作,创新特色动作,保质量、重实效;聚焦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和坚守底线发展;聚力三大改革,教师改革、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实现四个引领,实现对学生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品德引领,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学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立德树人任务落实。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现有2个校区,主校区坐落在合肥市大学城,开设管、工、经、文、艺、农六大门类42个专业,目前各类在籍学生近2.1万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超过50%,“双师型”教师超过70%,其中教授28人,含二级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1名,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5名,省级教学名师14名,省级教坛新秀21名,省级教学团队16个。
海口经济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创办的海口业余大学,历经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人才培养),突出“两根主线”(教学、科研),推进“三大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条件环境)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高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