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湖北高考生成绩排名在50000-51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湖北工业大学第13组排名50752位、湖北大学第22组排名50752位、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第02组排名50955位、荆州学院第01组排名50955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第01组排名50955位、武汉工程大学第09组排名50752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湖北高考排名在50000-51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湖北考生填报志愿。

1、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湖北第02组排名在50955位。
2、武汉工程大学在湖北第09组排名在50752位。
3、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湖北第02组排名在50550位。
4、湖北大学在湖北第22组排名在50752位。
5、长江大学在湖北第09组排名在50752位。
6、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在湖北第02组排名在50955位。
7、荆州学院在湖北第01组排名在50955位。
| 院校名称 | 专业组 | 投档分 | 录取位次 | 备注 |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第02组 | 443 | 50550 | - |
| 湖北大学 | 第22组 | 542 | 50752 | - |
| 长江大学 | 第09组 | 542 | 50752 | - |
| 武汉工程大学 | 第09组 | 542 | 50752 | 国家专项计划 |
| 湖北工业大学 | 第13组 | 542 | 50752 | 地方专项计划 |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 第01组 | 442 | 50955 | - |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第02组 | 442 | 50955 | 中外合作 |
| 荆州学院 | 第01组 | 442 | 50955 | - |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第02组 | 442 | 50955 | -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长江大学、湖北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工业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荆州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03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文,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36年创建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1977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荆州分院,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创办于2004年2月,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并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年9月,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2023年4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风景怡人的青龙山麓,毗邻中国光谷,紧邻武咸城铁纸坊东站和地铁7号线纸坊大街站,占地面积逾千亩,交通便捷,环境优雅。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于2012年、2018年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学校位于长江新区核心区,与中国光谷隔江相望,武汉地铁21号(阳逻)线直达主校门,区位优势突出。校园终年鸟语花香,四季风景如画,是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400余亩,建筑总面积98万余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现有73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理、工、农、医、教、文、管、艺、经等9大学科专业门类;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涉及农艺与种业、兽医、生物与医药等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构建了生物与医药、工程与技术、财经与管理、农业与环境、人文与艺术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5大学科专业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