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重庆高考考多少分能上新疆工程学院?因为新疆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180分能上。其中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2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0分、飞行器运维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0分、铁道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1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82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新疆工程学院在重庆首选物理安全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86分
2、新疆工程学院在重庆首选物理消防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89分
| 院校名称 | 首选科目 | 专业名称 | 招生类型 | 录取分 |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安全工程 | - | 486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消防工程 | - | 489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487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 487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485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精细化工 | - | 488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能源化学工程 | - | 484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机器人工程 | - | 502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机械电子工程 | - | 497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489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自动化 | - | 501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人工智能 | - | 495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采矿工程 | - | 488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矿物加工工程 | - | 482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智能采矿工程 | - | 484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资源勘查工程 | - | 489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512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土木工程 | - | 483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测绘工程 | - | 488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铁道工程 | - | 491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物流工程 | - | 488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能源经济 | - | 487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491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通信工程 | - | 510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物联网工程 | - | 487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495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490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飞行器运维工程 | - | 490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 | 492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 | 484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职业师资教育方向) | 493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职业师资教育方向) | 500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煤化工技术 | - | 323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工程测量技术 | - | 306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煤矿智能开采技术 | - | 286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电子商务 | - | 180 |
| 新疆工程学院 | 物理 | 市场营销 | - | 180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新疆工程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新疆工程学院在重庆专业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新疆工程学院是自治区区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首批百所应用型试点高校,学校坐落于新疆首府-美丽的乌鲁木齐。
学校因煤而建,因工而兴,是一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的学校。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第二预备学校163名官兵集体转业到新疆,组建了乌鲁木齐煤矿学校。1985年更名为新疆煤炭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新疆工程学院。60多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扎根边疆,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培植了“知行统一,追求卓越”的校训,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所以工为主、煤炭和能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近年来,学校党委提出了“强党建、保稳定、抓改革、促转型、谋发展、创一流”的工作思路,遵循“五个坚持”、抓好“五个机遇”、提升“五个竞争力”、弘扬“五种精神”、做好“五个服务”,朝着三个“五年目标”团结奋斗,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