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海南69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海南694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分数线为66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北京外国语大学分数线为659分录取批次为国家专项计划批、中央美术学院分数线为676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数线为680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中南大学分数线为673分录取批次为国家专项计划批、东南大学分数线为679分录取批次为国家专项计划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河南 | 综合 | 665 | 本科提前批 |
|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 山东 | 综合 | 656 | 本科批 |
| 西北政法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67 | 本科批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 | 综合 | 668 | 本科批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62 | 本科批 |
| 南开大学 | 天津 | 综合 | 689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广东 | 综合 | 662 | 本科批 |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65 | 本科批 |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 | 综合 | 678 | 本科批 |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84 | 本科批 |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 | 综合 | 665 | 本科批 |
| 兰州大学 | 甘肃 | 综合 | 670 | 本科批 |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 | 综合 | 685 | 本科批 |
| 厦门大学 | 福建 | 综合 | 680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中央美术学院 | 北京 | 综合 | 676 | 本科批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59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66 | 本科批 |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河北 | 综合 | 662 | 本科批 |
| 四川大学 | 四川 | 综合 | 656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河海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64 | 本科批 |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75 | 本科批 |
| 西南大学 | 重庆 | 综合 | 671 | 本科批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72 | 本科批 |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综合 | 675 | 本科批 |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90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77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66 | 本科批 |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62 | 本科批 |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安徽 | 综合 | 655 | 本科批 |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综合 | 674 | 本科批 |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75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 | 综合 | 682 | 本科批 |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综合 | 668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 | 综合 | 682 | 本科批 |
| 西北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59 | 本科批 |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90 | 本科批 |
| 郑州大学 | 河南 | 综合 | 662 | 本科批 |
| 武汉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81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华中农业大学 | 湖北 | 综合 | 669 | 本科批 |
| 深圳大学 | 广东 | 综合 | 679 | 本科批 |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86 | 本科批 |
| 东北大学 | 辽宁 | 综合 | 685 | 本科批 |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 综合 | 656 | 本科批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综合 | 689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95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综合 | 663 | 本科批 |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 | 综合 | 659 | 本科提前批 |
| 中山大学 | 广东 | 综合 | 672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综合 | 661 | 国家专项计划批 |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辽宁 | 综合 | 674 | 本科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现有大学城和三元里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5亩。设有27个党政管理部门、15个二级学院、13家临床医学院、19个科研机构和6个教辅机构,另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校政合作医院以及276家校外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