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江苏高考生成绩排名在190000-191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江苏大学京江6专业组排名190184位、武汉传媒学院2专业组排名190184位、滇池学院2专业组排名190184位、南京师范泰州5专业组排名190184位、大连医科中山2专业组排名190184位、成都文理学院2专业组排名190184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江苏高考排名在190000-191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江苏考生填报志愿。

1、江苏大学京江在江苏6专业组排名在190184位。
2、成都外国语学院在江苏2专业组排名在190184位。
3、西安培华学院在江苏4专业组排名在190184位。
4、成都银杏酒店在江苏2专业组排名在190184位。
5、大连医科中山在江苏2专业组排名在190184位。
6、江西师范科学在江苏3专业组排名在190184位。
7、滇池学院在江苏2专业组排名在190184位。
| 大学名称 | 批次科目 | 专业组 | 投档低分 | 最低位次 |
|---|---|---|---|---|
| 江苏第二师范 | 本科物理 | 20 | 478 | 190184 |
| 江苏大学京江 | 本科物理 | 6 | 478 | 190184 |
| 南京师范泰州 | 本科物理 | 5 | 478 | 190184 |
| 江西师范科学 | 本科物理 | 3 | 478 | 190184 |
| 河北外国语学 | 本科物理 | 4 | 478 | 190184 |
| 大连医科中山 | 本科物理 | 2 | 478 | 190184 |
| 武汉传媒学院 | 本科物理 | 2 | 478 | 190184 |
| 广州城市理工 | 本科物理 | 2 | 478 | 190184 |
| 成都银杏酒店 | 本科物理 | 2 | 478 | 190184 |
| 成都文理学院 | 本科物理 | 2 | 478 | 190184 |
| 成都外国语学院 | 本科物理 | 2 | 478 | 190184 |
| 重庆移通学院 | 本科物理 | 5 | 478 | 190184 |
| 滇池学院 | 本科物理 | 2 | 478 | 190184 |
| 西安培华学院 | 本科物理 | 4 | 478 | 190184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南京师范泰州、江苏大学京江、江苏第二师范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江西师范科学、成都文理学院、成都外国语学院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重庆移通学院、滇池学院、西安培华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西安培华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是中国西部首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西安第一家由社会团体举办)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193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省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1952年更名为西安市第一财经学校并改制为公办,1953年更名为西安市财经学校,1956年迁往长春成立国家统计局长春统计学校(是当时国家统计局五所直属学校之一)。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由著名教育家姜维之先生在恢复原“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新中国首家专门招收女性学生,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男女兼收),2007年成为西部首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4年获批为陕西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院校,2017年列入陕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2018年获批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4年举办纪念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支持培华暨陕西民办高等教育40周年座谈会。
重庆移通学院(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有合川、綦江两个校区,合川校区位于合川区大学城,綦江校区地处綦江区东部新城,总在校生人数4万人。学校学科体系以工学为主,经、管、文、艺五大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现设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计算机学院、德国工程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远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开设通信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等50个本科专业。其中,6个专业通过德国学科专业认证协会(ASIIN)认证,3个专业通过德国ZEvA国际认证,9个为省市级特色专业,31门课程入选市级一流课程。
武汉传媒学院前身是2004年开办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2007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传媒学院”。202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始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性质,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服务区域文化传媒产业、构建大传媒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建设高水平传媒高校”的办学思路,已经为社会输送逾4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已成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在全国高校艺术类竞赛榜单进入前10%,中国传媒类民办大学名列前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