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山西高考生成绩排名在72000-73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中国医科大学的第304组(合作办学组)排名72345位、莆田学院的第302组排名72345位、淮北师范大学的第301组排名72345位、山西中医药大学的第316组(地方专项计划组)排名72345位、太原师范学院的第330组排名72345位、青海师范大学的第302组排名72345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山西高考排名在72000-73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山西考生填报志愿。

1、山西财经大学在山西第301组排名在72345位。
2、中国医科大学在山西第304组(合作办学组)排名在72345位。
3、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在山西第303组排名在72345位。
4、沈阳大学在山西第302组(合作办学组)排名在72345位。
5、青海师范大学在山西第302组排名在72345位。
6、山西农业大学在山西第310组排名在72345位。
7、云南农业大学在山西第304组排名在72345位。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组 | 录取位次 |
|---|---|---|---|
| 山西农业大学 | - | 第310组 | 72345 |
| 云南农业大学 | - | 第304组 | 72345 |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 | 第316组(地方专项计划组) | 72345 |
| 太原师范学院 | - | 第330组 | 72345 |
| 新疆财经大学 | - | 第301组 | 72345 |
| 沈阳大学 | - | 第302组(合作办学组) | 72345 |
| 吉林农业大学 | - | 第302组 | 72345 |
| 西安医学院 | - | 第301组 | 72345 |
| 山西财经大学 | - | 第301组 | 72345 |
| 淮北师范大学 | - | 第301组 | 72345 |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 | 第303组 | 72345 |
| 青海师范大学 | - | 第302组 | 72345 |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 - | 第303组 | 72345 |
| 莆田学院 | - | 第302组 | 72345 |
| 中国医科大学 | - | 第304组(合作办学组) | 72345 |
| 山东女子学院 | - | 第302组 | 72345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山西中医药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淮北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中国医科大学、山东女子学院、莆田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山西中医药大学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类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881.56亩,其中魏榆校区占地面积1308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000余名,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学校组建20多年来,锐意进取,开拓奋进,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山西财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地方类高等院校,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校最早的财经大学之一,坐落于素有“龙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
办学历史与办学特色。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精神,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为优势和特色,经、管、法、理、工、文、艺、教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23余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财经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