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北京高考生成绩排名在21000-22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首都医科大学的8专业组排名21423位、河北中医药大学的2专业组排名21697位、四川美术学院的2专业组排名21198位、重庆师范大学的1专业组排名21957位、华侨大学的3专业组排名21198位、长春中医药大学的1专业组排名21957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北京高考排名在21000-22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北京考生填报志愿。

1、新疆大学在北京1专业组排名在21957位。
2、广东医科大学在北京1专业组排名在21198位。
3、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北京2专业组排名在21697位。
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北京4专业组排名在21198位。
5、中北大学在北京2专业组排名在21957位。
6、内蒙古医科大学在北京1专业组排名在21198位。
7、东北林业大学在北京1专业组排名在21198位。
| 院校名称 | 专业组 | 最低分 | 录取位次 |
|---|---|---|---|
| 北京工商大学 | 1 | 561 | 21198 |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4 | 561 | 21198 |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1 | 561 | 21198 |
| 东北林业大学 | 1 | 561 | 21198 |
| 华侨大学 | 3 | 561 | 21198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1 | 561 | 21198 |
| 广东医科大学 | 1 | 561 | 21198 |
| 四川美术学院 | 2 | 561 | 21198 |
| 首都医科大学 | 8 | 560 | 21423 |
| 首都师范大学 | 5 | 560 | 21423 |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1 | 560 | 21423 |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2 | 559 | 21697 |
| 河北中医药大学 | 2 | 559 | 21697 |
| 上海体育大学 | 3 | 559 | 21697 |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 | 559 | 21697 |
| 承德医学院 | 2 | 558 | 21957 |
| 中北大学 | 2 | 558 | 21957 |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1 | 558 | 21957 |
| 浙江师范大学 | 3 | 558 | 21957 |
| 重庆师范大学 | 1 | 558 | 21957 |
| 四川师范大学 | 2 | 558 | 21957 |
| 新疆大学 | 1 | 558 | 21957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上海体育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德医学院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新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和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门户枢纽遂宁市的遂宁校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回迁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我校。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960年,学校经国家批准创办于福建泉州,首任校长为廖承志。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
上海体育大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建的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学校原为国家体委直属高校,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以来,入选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202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校训,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践行“为了师生终身发展”的根本理念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坚持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办学定位,探索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对外开放发展的体育特色创新发展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