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河北高考生成绩排名在53000-54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类专业)历史排名53596位、贵州大学物理排名53452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排名53596位、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历史排名53596位、西京学院历史排名53596位、广东工业大学物理排名53452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河北高考排名在53000-54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河北考生填报志愿。

1、广东工业大学在河北物理排名在53452位。
2、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3596位。
3、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3596位。
4、西京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3596位。
5、昆明文理学院在河北历史排名在53596位。
6、贵州大学在河北物理排名在53452位。
7、重庆理工大学在河北物理排名在53452位。
| 大学名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 | 572 | 53452 |
| 贵州大学 | 物理 | 572 | 53452 |
| 广东工业大学 | 物理 | 572 | 53452 |
| 重庆理工大学 | 物理 | 572 | 53452 |
| 广西师范大学 | 历史 | 494 | 53596 |
| 西京学院 | 历史 | 494 | 53596 |
| 昆明文理学院 | 历史 | 494 | 53596 |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 历史 | 494 | 53596 |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 历史 | 494 | 53596 |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历史 | 494 | 53596 |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类专业) | 历史 | 494 | 53596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广东工业大学、贵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广西师范大学、西京学院、重庆理工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类专业)、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对外称士继公学),首任校长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兵工界国宝”、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计量局局长的李承干先生。学校为抗战而生、因兵工而兴,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于重庆市,建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花溪主校区建筑群婉约典雅,景观山水交融,获得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获评“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重庆冬季最美大学校园”等荣誉称号。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41—57位,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学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300亩,环境优美。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12个研究机构。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重点学科15个,省“冲一流”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3个学科进入1‰(工程学已进入前0.3‰)。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2002年由兰州交通大学申办成立,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院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秉承兰州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办学传统,遵循“博衍明德,文倡格物”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与众多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被几十家企业确立为人才培养基地,并在校外建有80多家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电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交通运输系、经济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外国语系、艺术设计系等九个系,基础课部、体育部、思政教学部三个教学部,现有38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