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福建高考生成绩排名在39000-40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投档线543分排名39235位、华侨大学(面向厦门,中外联培项目)投档线542分排名39897位、苏州城市学院投档线542分排名39897位、西安石油大学投档线543分排名39235位、集美大学投档线542分排名39897位、山东科技大学(中外合作)投档线543分排名39235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福建高考排名在39000-40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福建考生填报志愿。

1、湖南工商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3分排名在39235位。
2、徐州工程学院在福建投档线542分排名在39897位。
3、天津科技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3分排名在39235位。
4、成都大学(中外合作1)在福建投档线542分排名在39897位。
5、集美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2分排名在39897位。
6、徐州工程学院在福建投档线542分排名在39897位。
7、福建农林大学在福建投档线542分排名在39897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性质 | 投档分 | 省排名 |
|---|---|---|---|---|
|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 江西 | 公办 | 543 | 39235 |
| 湖北经济学院 | 湖北 | 公办 | 543 | 39235 |
| 重庆工商大学 | 重庆 | 公办 | 543 | 39235 |
| 山东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山东 | 公办 | 543 | 39235 |
| 南京工程学院 | 江苏 | 公办 | 543 | 39235 |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 | 公办 | 543 | 39235 |
| 湖南工商大学 | 湖南 | 公办 | 543 | 39235 |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 | 公办 | 543 | 39235 |
| 西安石油大学 | 陕西 | 公办 | 543 | 39235 |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 | 公办 | 543 | 39235 |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重庆 | 公办 | 543 | 39235 |
|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 江西 | 公办 | 543 | 39235 |
| 湖北经济学院 | 湖北 | 公办 | 543 | 39235 |
| 重庆工商大学 | 重庆 | 公办 | 543 | 39235 |
| 山东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 山东 | 公办 | 543 | 39235 |
| 南京工程学院 | 江苏 | 公办 | 543 | 39235 |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 | 公办 | 543 | 39235 |
| 湖南工商大学 | 湖南 | 公办 | 543 | 39235 |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 | 公办 | 543 | 39235 |
| 西安石油大学 | 陕西 | 公办 | 543 | 39235 |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 | 公办 | 543 | 39235 |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重庆 | 公办 | 543 | 39235 |
| 集美大学(面向厦门)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徐州工程学院 | 江苏 | 公办 | 542 | 39897 |
| 苏州城市学院 | 江苏 | 公办 | 542 | 39897 |
| 集美大学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西华大学 | 四川 | 公办 | 542 | 39897 |
| 长春理工大学(中外合作1) | 吉林 | 公办 | 542 | 39897 |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 公办 | 542 | 39897 |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广东 | 公办 | 542 | 39897 |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广东医科大学 | 广东 | 公办 | 542 | 39897 |
| 华侨大学(面向厦门,中外联培项目)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吉林 | 公办 | 542 | 39897 |
| 成都大学(中外合作1) | 四川 | 公办 | 542 | 39897 |
| 集美大学(面向厦门)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徐州工程学院 | 江苏 | 公办 | 542 | 39897 |
| 苏州城市学院 | 江苏 | 公办 | 542 | 39897 |
| 集美大学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西华大学 | 四川 | 公办 | 542 | 39897 |
| 长春理工大学(中外合作1) | 吉林 | 公办 | 542 | 39897 |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 公办 | 542 | 39897 |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广东 | 公办 | 542 | 39897 |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广东医科大学 | 广东 | 公办 | 542 | 39897 |
| 华侨大学(面向厦门,中外联培项目) | 福建 | 公办 | 542 | 39897 |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吉林 | 公办 | 542 | 39897 |
| 成都大学(中外合作1) | 四川 | 公办 | 542 | 39897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湖北经济学院、重庆工商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长春中医药大学、华侨大学(面向厦门,中外联培项目)、成都大学(中外合作1)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校舍面积76.72万平方米。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理、工、农、文、经、管、教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教学单位,在校生2.3万人。2024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机械、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首批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改革试点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3.8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近5千人。学校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传承红色基因,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原国家农机部在全国布点并建成的5所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六所重点高校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西华大学。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秉持“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传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秉承“育人为本、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强国建设、治蜀兴川战略需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办学声誉卓著。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开创了福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福建省立农学院是我国南方最早独立建制的高等农林院校之一。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1994年,福建农学院更名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10月,在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擘画、亲力推动下,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林大学。习近平同志亲临福建农林大学成立大会,亲授校牌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规模、质量、办学水平、整体实力和办学效益上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20多年来,学校秉承“研究农业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的办学传统,弘扬“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牢记嘱托,扎根八闽,深耕三农,接续奋斗,在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由单科性大学迈向多科性大学、由地方省属高校迈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地方农林院校内涵式跨越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