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在甘肃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因专业组、选科要求及招生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北京语言大学物理第5组录取分数线517分、物理第3组录取分数线533分、物理第6组录取分数线519分、历史第1组录取分数线556分、物理第4组录取分数线544分、历史第2组录取分数线566分、物理第7组录取分数线514分等。以下从历史类、物理类专业组录取分数及影响因素展开说明。

| 院校名称 | 科类 | 专业组代码 | 备注 | 投档分 |
|---|---|---|---|---|
| 北京语言大学 | 物理 | 3 | 普通类 | 533 |
| 北京语言大学 | 物理 | 4 | 普通类 | 544 |
| 北京语言大学 | 物理 | 5 | 国家专项计划 | 517 |
| 北京语言大学 | 物理 | 6 | 国家专项计划 | 519 |
| 北京语言大学 | 物理 | 7 | 民族班,民族班(只招收 | 514 |
| 北京语言大学 | 历史 | 1 | 普通类 | 556 |
| 北京语言大学 | 历史 | 2 | 国家专项计划 | 566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北京语言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北京语言大学在甘肃专业组录取分数及位次,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怀进鹏部长勉励学校要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
北京语言大学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62年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出国留学生学习外语和出国汉语教师的培养基地。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定名为“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