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太原理工大学?因为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554分能上。其中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安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7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5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68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太原理工大学在贵州物理类自动化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5分
2、太原理工大学在贵州物理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2分
3、太原理工大学在贵州物理类工业设计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75分
4、太原理工大学在贵州物理类通信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6分
5、太原理工大学在贵州物理类能源互联网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86分
6、太原理工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77分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 | 招生类型及要求 | 录取分 |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 585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量子信息科学 | - | 581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592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 | 571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工程力学 | - | 580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统计学 | - | 584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工业设计 | - | 575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机械电子工程 | - | 590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579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冶金工程 | - | 569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 584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577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601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600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592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561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590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土木工程 | - | 554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自动化 | - | 595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 566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测绘工程 | - | 569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577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矿物加工工程 | - | 558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采矿工程 | - | 560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资源勘查工程 | - | 566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资源勘查工程 |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方向) | 565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农业水利工程 | - | 568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生物医学工程 | - | 581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安全工程 | - | 570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人工智能 | - | 592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网络空间安全 | - | 597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 | 597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通信工程 | - | 596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试验班) | 579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工程力学 | (试验班) | 573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试验班) | 600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试验班) | 575 |
| 太原理工大学 | 物理类 | 能源互联网工程 | - | 586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太原理工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太原理工大学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由原太原工业大学和原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历经117年传承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