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比例较高,但具体授课语言安排因项目和课程而异。英语不过关的学生可通过选择灵活录取政策、利用校内语言支持及提前规划语言提升路径就读中外合作办学,但需明确毕业时仍需达到一定英语水平。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会采用英语教学,但并非所有课程都是全英文授课。
全英文授课: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尤其是由国外教师授课的课程,会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方式。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所有专业均要求全英文授课,西交利物浦大学专业课由外教授课,仅思政课等少量课程使用中文。这是因为这些项目旨在提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海外学习和生活,并且通常会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让学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学术知识和教学方法。
双语授课:部分课程可能会采用中英双语授课,这通常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和教师的语言能力。一些中国教师可能在授课过程中会穿插使用中文,尤其是在解释某些专业概念或复杂内容时。有些学校开设的中外合办课程会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英文教学时配有全程中文翻译。
部分中文授课: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部分课程中文授课,部分课程外教英文授课。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杜兰大学合办的金融硕士/能源硕士课程,就是六门中文课,六门英文课,英文课基本都是中文教材,随堂有助教可以小范围翻译答疑。
申请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部分院校会要求提供托福、雅思等国际认可的英语考试成绩。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会提供英语强化培训,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全英文授课的环境。
中外合作办学对英语成绩的要求因学校、专业和项目类型而异,但英语不过关的学生仍有机会就读。
一、录取阶段:英语未达标仍有机会入学
灵活录取政策
高考英语成绩要求:多数项目要求高考英语单科成绩≥90分(满分150分),部分顶尖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要求≥125分可免试入学,或≥90分免笔试。
语言成绩替代:若高考英语未达标,可提交雅思(4.5-6.5分)或托福(70-90分)成绩,部分院校接受PTE、Duolingo等考试。
校内测试豁免:未达标学生可通过院校组织的英语内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EAP学术英语测试)替代雅思/托福,通过率可达92%。
特殊项目豁免
少数项目(如北京邮电大学在职硕士)对英语无硬性要求,仅需基础交流能力,课程配备翻译支持。
部分硕士项目(如个别商科)接受本科英语授课背景或免语言成绩申请,但需面试评估语言能力。
二、入学后支持:语言障碍解决方案
教学模式调整
双语授课:约30%的项目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核心课程配备中文助教。
分层教学:部分院校(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将学生按英语水平分为普通班与托福班,针对性强化训练。
语言补救措施
预科课程:如广东财经大学要求英语单科≥90分,未达标者需先完成语言预科。
补修学分:宁波诺丁汉大学允许学生通过补修英语课程(如PTE 65分)满足毕业要求。
资源支持
语言中心:多数院校提供免费语言辅导(如写作工作坊、口语角)。
翻译辅助:部分课程配备实时翻译(如北京邮电大学在职硕士),降低语言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