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共有62个本科专业上榜,其中全国排名前十专业共有4个,全国前二十专业达17个。山西农业大学优势专业有动植物检疫、种子科学与工程、农村区域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农学、园艺、园林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等。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提供重要参考。

| 排名 | 专业名称 | 评级 | 排名范围 |
| 5 | 动植物检疫 | B+ | 前25% |
| 8 | 农业电气化 | C+ | 前75% |
| 9 | 兽医公共卫生 | C+ | 前75% |
| 10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C+ | 前75% |
| 12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B | 前50% |
| 12 | 农村区域发展 | B | 前50% |
| 12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C+ | 前75% |
| 13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B+ | 前25% |
| 13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B | 前50% |
| 13 | 土地整治工程 | C+ | 前75% |
| 13 | 生物育种科学 | C+ | 前75% |
| 14 | 草业科学 | B | 前50% |
| 14 | 农林智能装备工程 | C+ | 前75% |
| 14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C+ | 前75% |
| 16 | 农学 | B+ | 前25% |
| 16 | 园艺 | B+ | 前25% |
| 16 | 植物保护 | B | 前50% |
| 21 | 动物医学 | B | 前50% |
| 21 | 农业水利工程 | C+ | 前75% |
| 22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C+ | 前75% |
| 23 | 智慧农业 | B | 前50% |
| 23 | 动物科学 | B | 前50% |
| 25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C+ | 前75% |
| 25 | 林学 | C+ | 前75% |
| 29 | 园林 | B+ | 前25% |
| 36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B | 前50% |
| 38 | 生物信息学 | C+ | 前75% |
| 40 | 农林经济管理 | C+ | 前75% |
| 41 | 土地资源管理 | B | 前50% |
| 5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B+ | 前25% |
| 81 | 风景园林 | B | 前50% |
| 83 | 网络工程 | B | 前50% |
| 85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前50% |
| 9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C+ | 前75% |
| 94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B | 前50% |
| 95 | 地理信息科学 | C+ | 前75% |
| 108 | 生物工程 | B | 前50% |
| 113 | 数字媒体艺术 | B | 前50% |
| 113 | 环境科学 | C+ | 前75% |
| 117 | 生物科学 | B | 前50% |
| 117 | 公共事业管理 | B | 前50% |
| 117 | 城乡规划 | C+ | 前75% |
| 131 | 车辆工程 | C+ | 前75% |
| 136 | 行政管理 | B | 前50% |
| 144 | 机器人工程 | B | 前50% |
| 144 | 生物技术 | C+ | 前75% |
| 154 | 物联网工程 | B | 前50% |
| 155 | 物流管理 | B | 前50% |
| 156 | 环境设计 | B+ | 前25% |
| 206 | 应用化学 | C+ | 前75% |
| 220 | 软件工程 | B | 前50% |
| 226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C+ | 前75% |
| 22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B | 前50% |
| 229 | 市场营销 | B | 前50% |
| 23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B | 前50% |
| 243 | 土木工程 | C+ | 前75% |
| 248 | 视觉传达设计 | B | 前50% |
| 25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B | 前50% |
| 26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B | 前50% |
| 28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前50% |
| 321 | 法学 | C+ | 前75% |
| 417 | 英语 | C+ | 前75% |
校区与规模
山西农业大学拥有太谷、龙城两个校区,校园面积3075亩,建筑面积14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1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2.6亿元。设有22个教学单位、20个直属科研机构,开设70个本科专业。
学科与科研
山西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另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建有17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小麦抗旱育种、谷子杂交种等领域成果显著,推广面积超3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