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中,同济大学在广东录取位次范围在11位到12388位之间,其中208专业组录取位次2159位、210专业组录取位次4170位、209专业组录取位次4291位、205专业组录取位次11位、206专业组录取位次44位等等。2026年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以下关键数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组代码 | 招生类型及校区 | 位次排名 |
|---|---|---|---|---|
| 同济大学 | 美术类 | 205 | - | 11 |
| 同济大学 | 美术类 | 206 | - | 44 |
| 同济大学 | 历史类 | 207 | - | 647 |
| 同济大学 | 物理类 | 208 | - | 2159 |
| 同济大学 | 物理类 | 211 | - | 3567 |
| 同济大学 | 物理类 | 210 | 中外合作办学 | 4170 |
| 同济大学 | 物理类 | 209 | - | 4291 |
| 同济大学 | 物理类高校专项计划 | 702 | - | 12388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广东高考招录数据。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7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