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因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427分能上。其中美术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1.25分、日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50分、国际商务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87分、法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81分、意大利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7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贵州物理类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33分
2、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贵州物理类商务英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38分
3、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贵州历史类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88分
4、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贵州物理类阿拉伯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34分
5、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贵州历史类日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87分
6、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贵州历史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88分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 | 招生类型及要求 | 录取分 |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日语 | - | 450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意大利语 | - | 436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西班牙语 | - | 436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德语 | - | 427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法语 | - | 435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俄语 | - | 460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翻译 | - | 446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英语 | - | 447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阿拉伯语 | - | 434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朝鲜语 | - | 428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商务英语 | - | 438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小学教育 | - | 444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财务会计教育 | - | 435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 | 443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 | 437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国际商务 | - | 435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437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429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物理类 | 软件工程 | - | 433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朝鲜语 | - | 481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日语 | - | 487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意大利语 | - | 497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西班牙语 | - | 476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德语 | - | 483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法语 | - | 481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俄语 | - | 486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翻译 | - | 486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英语 | - | 489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国际商务 | - | 487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阿拉伯语 | - | 476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小学教育 | - | 490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财务会计教育 | - | 488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 | 493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 | 488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商务英语 | - | 485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历史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488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艺术类 | 美术学类 | - | 511.25 |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 艺术类 | 设计学类 | - | 507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Chongqing Institute of Foreign Studies),中文简称 “重外院”,英文简称“CIFS”。
学校的前身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创建于2001年,2020年底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大学。
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文学学科为主,以语言学科专业为优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建校以来,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合格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