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因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530分能上。其中阿拉伯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9分、英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26分、缅甸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3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7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物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7分
2、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历史类老挝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80分
3、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历史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17分
4、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物理类外交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88分
5、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历史类法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31分
6、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历史类英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28分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 | 招生类型及要求 | 录取分 |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 59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英语 | - | 626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法学 | - | 609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智技术) | 602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语言智能) | 598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外交学 | - | 588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57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工商管理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586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德语 | (国家专项计划) | 588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智技术)(国家专项计划) | 599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语言智能)(国家专项计划) | 59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类 | 少数民族预科 | - | 584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德语 | - | 62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工商管理类 | - | 616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法语 | - | 631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法学 | - | 620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俄语 | - | 61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英语 | - | 629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汉语言文学 | - | 61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日语 | (高级翻译) | 632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西班牙语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联合培养) | 63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 | 608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 | 61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英语 | (外语教育) | 628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外交学 | - | 623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老挝语 | (东南亚研究) | 580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朝鲜语 | (朝鲜半岛研究) | 530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梵语巴利语 | (国家专项计划) | 547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汉语言文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616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马达加斯加语 | (法语) | 585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类 | 少数民族预科 | - | 616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提前 | 缅甸语 | (东南亚研究) | 573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物理提前 | 豪萨语 | (非洲研究) | 551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提前 | 阿拉伯语 | (综合评价) | 589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历史提前 | 马达加斯加语 | (法语) | 642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外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后发展为中央军委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