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因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369分能上。其中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371分、财务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73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68分、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31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24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物理类商务英语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07分
2、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物理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08分
3、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历史类酒店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64分
4、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艺术类环境设计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94.25分
5、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物理类物流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31分
6、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历史类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最低录取分为397分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 | 招生类型及要求 | 录取分 |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园林技术 | - | 369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 | 371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 | 397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艺术类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 | 437.25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酒店管理 | - | 411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电子商务 | - | 438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物流管理 | - | 431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文化产业管理 | - | 408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行政管理 | - | 403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财务管理 | - | 420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汉语言文学 | - | 499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英语 | - | 418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商务英语 | - | 407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机械电子工程 | - | 424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汽车服务工程 | - | 423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机器人工程 | - | 414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物联网工程 | - | 439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数字媒体技术 | - | 427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林学 | - | 416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431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园艺 | - | 418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水产养殖学 | - | 428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物理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426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英语 | - | 503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汉语言文学 | - | 483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财务管理 | - | 473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商务英语 | - | 469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物流管理 | - | 474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行政管理 | - | 471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文化产业管理 | - | 468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电子商务 | - | 469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酒店管理 | - | 464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历史类 | 园林 | - | 479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艺术类 | 环境设计 | - | 494.25 |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 艺术类 | 视觉传达设计 | - | 497.5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始创于1994年,时称常德电脑技术学校;1998年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院校,更名为常德电脑专修大学;2004年升格为国家统招大专院校,更名为湖南同德职业学院;2014年升格为国家统招本科院校,更名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办学、科学治校,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秉承“博今古、承文明、强能力、事国家”的校训,“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遵循“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以特色立品牌”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