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一共有22所,其中包含: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大学、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等等。下面来高考小编为考生和家长整理了具体大学名单一览表,希望对大家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有所帮助。如有变动,还以大学最新公布的名单为准。

| 大学名称 | 省份 | 院校类型 | 办学类型 | 直属部门 | 报考热度 |
|---|---|---|---|---|---|
|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3.4万 |
|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 | 理工 | 公办 | 自治区政府 | 3.3万 |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山东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8.8万 |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浙江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4.0万 |
|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 河南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5.7万 |
|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3.2万 |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福建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3.3万 |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4.3万 |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4.1万 |
|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3.3万 |
|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 吉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6.6万 |
|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3.0万 |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黑龙江 | 农林 | 公办 | 省政府 | 4.0万 |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6.2万 |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2.8万 |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4.9万 |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云南 | 理工 | 民办 | 省教育厅 | 2.0万 |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 | 理工 | 公办 | 市政府 | 4.8万 |
| 新疆职业大学 | 新疆 | 综合 | 公办 | 自治区政府 | 4.0万 |
|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3.0万 |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 云南 | 综合 | 民办 | 省教育厅 | 2.2万 |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 云南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2.9万 |
【学院概况】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水利部“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是隶属省水利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200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全国100所和全省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2014年,经省发展改革委和教育厅批准,在全省高职中率先进行“四年一贯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201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之一。2016年,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2017年,荣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8年,获批全国首批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5所高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1所高校,其中高职2所)、全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2019年,学院获批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省8所)、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100强院校(全省3所)、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全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全省网络思政中心建设试点高校(全省高职1所)。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选,学院在全国14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脱颖而出,荣膺其中。2020年,学院成功获批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安徽省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和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 此外,学院自2002年以来连续荣获“安徽省直文明单位”和“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新疆职业大学创建于1962年,其前身新疆职工业余大学是在王震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由自治区总工会和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创办。1991年,学校更名为“新疆职工大学”。1996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高职教育试点院校并从1997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2000年,学校更名为“新疆职业大学”,2007年教育部批准更名并备案。2000年、2005年新疆商业技工学校、新疆蒙古师范学校先后并入新疆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