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开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一共有77所,其中包含:衡水学院、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等。下面来高考小编为考生和家长整理了具体大学名单一览表,希望对大家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有所帮助。如有变动,还以大学最新公布的名单为准。

| 大学名称 | 省份 | 院校类型 | 办学类型 | 直属部门 | 易度排名 | 软科排名 | 校友会排名 |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理工 | 公办 | 工信部 | 1 | 3 | - |
| 东南大学 | 江苏 | 综合 | 公办 | 教育部 | 2 | 2 | 6 |
| 南开大学 | 天津 | 综合 | 公办 | 教育部 | 3 | 11 | 6 |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综合 | 公办 | 教育部 | 4 | 4 | - |
| 南方科技大学 | 广东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4 | 15 | 3 |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 | 理工 | 公办 | 工信部 | 5 | - | - |
| 天津大学 | 天津 | 综合 | 公办 | 教育部 | 6 | 1 | 3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 | 理工 | 公办 | 教育部 | 6 | 9 | -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理工 | 公办 | 工信部 | 7 | 6 | 6 |
| 东北大学 | 辽宁 | 理工 | 公办 | 教育部 | 8 | 11 | 6 |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 | 理工 | 公办 | 教育部 | 8 | 10 | - |
| 山东大学 | 山东 | 综合 | 公办 | 教育部 | 9 | 5 | 1 |
| 天津医科大学 | 天津 | 医药 | 公办 | 市政府 | 10 | 7 | 3 |
| 河北工业大学 | 天津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11 | 19 | - |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 | 理工 | 公办 | 市政府 | 12 | 16 | 6 |
| 南昌大学 | 江西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13 | 22 | - |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 | 医药 | 公办 | 市政府 | 14 | 26 | - |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 | 综合 | 公办 | 市政府 | 15 | 30 | - |
| 燕山大学 | 河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16 | 37 | - |
| 南京医科大学 | 江苏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17 | 11 | - |
| 深圳技术大学 | 广东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19 | - | - |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 | 医药 | 公办 | 市政府 | 20 | - | - |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21 | - | - |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 | 医药 | 公办 | 市政府 | 22 | 14 | - |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24 | - | - |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25 | 17 | - |
| 东莞理工学院 | 广东 | 理工 | 公办 | 省政府 | 25 | - | 6 |
|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26 | - | - |
| 河北大学 | 河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27 | 32 | - |
| 南通大学 | 江苏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28 | 32 | - |
| 河北医科大学 | 河北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29 | 25 | 6 |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 | 综合 | 公办 | 国民委 | 30 | - | - |
| 河南医药大学 | 河南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1 | 24 | - |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1 | - | - |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2 | 34 | - |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河南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3 | - | - |
| 徐州医科大学 | 江苏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4 | 18 | - |
|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 | 医药 | 公办 | 自治区政府 | 35 | 29 | - |
| 华北理工大学 | 河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36 | - | - |
| 广东医科大学 | 广东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7 | 23 | - |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8 | 27 | - |
| 西南医科大学 | 四川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39 | - | - |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0 | 21 | - |
| 杭州医学院 | 浙江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1 | - | - |
| 遵义医科大学 | 贵州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2 | - | - |
| 锦州医科大学 | 辽宁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3 | - | - |
| 成都医学院 | 四川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4 | - | - |
| 贵州医科大学 | 贵州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5 | 36 | - |
| 大理大学 | 云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46 | - | - |
| 山西医科大学 | 山西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7 | 39 | 1 |
| 川北医学院 | 四川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8 | 28 | - |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山东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49 | - | - |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50 | - | - |
| 桂林医科大学 | 广西 | 医药 | 公办 | 自治区政府 | 51 | 35 | - |
| 广东药科大学 | 广东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53 | - | - |
| 湖北医药学院 | 湖北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54 | 38 | 6 |
| 湖北科技学院 | 湖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55 | - | - |
| 赣南医科大学 | 江西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56 | - | - |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贵州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57 | - | - |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58 | - | - |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山东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59 | - | - |
| 蚌埠医科大学 | 安徽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60 | - | - |
| 临沂大学 | 山东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61 | - | - |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内蒙古 | 医药 | 公办 | 自治区教育厅 | 62 | - | - |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65 | 31 | - |
| 衡水学院 | 河北 | 综合 | 公办 | 省政府 | 66 | - | - |
| 湖南医药学院 | 湖南 | 医药 | 公办 | 省政府 | 67 | - | - |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辽宁 | 医药 | 民办 | 省教育厅 | 68 | - | - |
| 成都东软学院 | 四川 | 综合 | 民办 | 省教育厅 | 69 | - | - |
| 齐鲁医药学院 | 山东 | 医药 | 民办 | 省教育厅 | 69 | - | - |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安徽 | 医药 | 民办 | 省教育厅 | 70 | - | - |
|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 贵州 | 医药 | 民办 | 省教育厅 | 71 | - | - |
| 辽宁何氏医学院 | 辽宁 | 医药 | 民办 | 省教育厅 | 72 | - | - |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辽宁 | 理工 | 民办 | 省教育厅 | 74 | - | - |
| 沈阳城市学院 | 辽宁 | 综合 | 民办 | 省教育厅 | 75 | - | - |
| 青岛滨海学院 | 山东 | 综合 | 民办 | 省教育厅 | 76 | - | - |
| 豫北医学院 | 河南 | 医药 | 民办 | 省教育厅 | 77 | - | - |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两所)民办本科高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2024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5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精准培育单位,2019年起先后与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3年入围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2014年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2021年被评为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实验高校,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
临沂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山东省临沂市,是一所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是沂蒙革命老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前身是1941年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支持建设的一所抗大式学校,历经滨海建国学院、临沂第一师范、临沂教师进修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专、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1998年开始本科办学,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入选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建校83年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积淀形成“明义、锐思、弘毅、致远”的校训和“实”的校风,铸就“有信仰、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和“团结包容、崇实尚贤、艰苦创业、勇于争先”的临大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4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形成了革命老区大学浓厚红色基因和鲜明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