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因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441分能上。其中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41分、测绘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44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31分、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07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27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测绘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44分
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27分
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96分
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贵州物理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45分
5、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58分
6、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贵州物理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46分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 | 招生类型及要求 | 录取分 |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 537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工程管理 | - | 507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 496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软件工程 | - | 541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 | 545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 | 484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 535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 527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智慧能源工程 | - | 533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水动) | 546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 514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551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自动化 | - | 554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土木工程 | - | 479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网络工程 | - | 529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水利水电工程 | - | 558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 535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环境工程 | - | 504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智慧水利 | - | 528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571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智能建造 | - | 504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地质工程 | - | 512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水务工程 | - | 525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地理信息科学 | - | 502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537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智能制造工程 | - | 531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建筑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43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土木工程 | (中外合作办学) | 441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中外合作办学) | 445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中外合作办学) | 510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物理类 | 测绘工程 | (中外合作办学) | 444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1951年创建于北京,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先后搬迁至河北省岳城水库、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实施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河南省唯一一所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