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河北高考考多少分能上青岛工学院?因为青岛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478分能上。其中英语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知识产权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7分、人工智能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2分、金融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0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490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青岛工学院在河北首选物理金融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90分
2、青岛工学院在河北首选物理知识产权专业最低录取分为497分
3、青岛工学院在河北首选历史知识产权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09分
4、青岛工学院在河北首选历史社会工作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00分
| 院校名称 | 首选科目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分数线 |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0 | 金融工程 | 490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1 | 知识产权 | 497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2 | 社会工作 | 48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3 | 汉语言文学 | 511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4 | 英语 | 501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5 | 应用心理学 | 49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99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7 | 工业设计 | 49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8 | 智能制造工程 | 49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1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00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0 | 电子信息工程 | 49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1 | 通信工程 | 49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2 | 人工智能 | 492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3 | 机器人工程 | 497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02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5 | 软件工程 | 498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6 | 网络工程 | 495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7 | 信息安全 | 493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8 | 物联网工程 | 49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29 | 数字媒体技术 | 49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92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1 | 土木工程 | 481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2 | 智能建造 | 487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3 | 制药工程 | 493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4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492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5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90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6 | 建筑学 | 478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7 | 工商管理 | 492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8 | 国际商务 | 485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39 | 审计学 | 50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40 | 电子商务 | 493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1 | 知识产权 | 509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2 | 社会工作 | 500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3 | 汉语言文学 | 523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4 | 英语 | 509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5 | 应用心理学 | 501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6 | 工商管理 | 502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7 | 国际商务 | 498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8 | 审计学 | 515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9 | 电子商务 | 500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青岛工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青岛工学院在河北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青岛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2005年建校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确立“立足青岛,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上合应用科技大学”目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高校。学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教育督导学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基地”“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青岛高校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单位”“青岛市引进青年人才突出贡献单位”“青岛工业互联网软件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