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6年广西物理类651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广西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北、河北、河南、湖南等省份,包括: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643 | 816 | 本科批 |
| 深圳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609 | 4576 | 本科批 |
| 大连医科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605 | 5374 | 本科批 |
| 中国传媒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87 | 9967 | 本科提前批 |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51 | 452 | 本科批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物理类 | 588 | 9666 | 本科批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公办 | 山东 | 物理类 | 630 | 1719 | 本科批 |
| 北京化工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00 | 6473 | 本科批 |
| 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87 | 9967 | 本科批 |
| 深圳技术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84 | 10937 | 本科批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615 | 3531 | 本科批 |
| 山东大学 | 公办 | 山东 | 物理类 | 601 | 6235 | 本科批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613 | 3858 | 本科批 |
| 上海财经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99 | 6712 | 本科批 |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87 | 9967 | 本科批 |
| 中央财经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02 | 6016 | 本科批 |
| 苏州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604 | 5576 | 本科批 |
| 江南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99 | 6712 | 本科批 |
| 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604 | 5576 | 本科批 |
| 陆军工程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97 | 7197 | 本科提前批 |
| 上海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95 | 7692 | 本科批 |
| 武汉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624 | 2372 | 本科批 |
| 河海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83 | 11251 | 本科批 |
| 华中科技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621 | 2709 | 本科批 |
| 中国医科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600 | 6473 | 本科批 |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90 | 9053 | 本科批 |
|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 | 广东 | 物理类 | 588 | 9666 | 本科批 |
| 西南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594 | 7956 | 本科提前批 |
| 西南政法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591 | 8762 | 本科批 |
| 广东工业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90 | 9053 | 本科批 |
| 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38 | 1105 | 本科批 |
| 东北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97 | 7197 | 本科批 |
| 安徽医科大学 | 公办 | 安徽 | 物理类 | 593 | 8199 | 本科批 |
| 东南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641 | 918 | 本科批 |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600 | 6473 | 本科提前批 |
| 北京交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27 | 2029 | 本科批 |
| 重庆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631 | 1634 | 本科批 |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636 | 1233 | 本科批 |
| 军事航天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02 | 6016 | 本科提前批 |
| 中山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627 | 2029 | 本科批 |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650 | 493 | 本科批 |
| 外交学院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99 | 6712 | 本科提前批 |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浙江 | 物理类 | 644 | 756 | 本科批 |
| 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物理类 | 628 | 1932 | 本科批 |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09 | 4576 | 本科批 |
| 吉林大学 | 公办 | 吉林 | 物理类 | 607 | 4991 | 本科批 |
| 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公办 | 河南 | 物理类 | 608 | 4795 | 本科提前批 |
| 天津医科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物理类 | 623 | 2485 | 本科批 |
| 广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广西 | 物理类 | 607 | 4991 | 本科批 |
| 陕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592 | 8483 | 本科提前批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110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经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百余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历经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组、中央大学水利系、南京大学水利系等多次更名)。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钱正英为首任院长。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教育部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经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同年成为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入选首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置国家安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4年,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获批全国首批纪检监察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司法部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联系点、中央网信办网络立法联系点。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41—57位,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学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300亩,环境优美。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12个研究机构。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重点学科15个,省“冲一流”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3个学科进入1‰(工程学已进入前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