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中,北华大学在山东录取位次范围在63038位到295334位之间,其中风景园林专业录取位次138616位、法语专业录取位次158224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录取位次192442位、医学影像学专业录取位次95027位、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位次215803位等等。2026年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以下关键数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 院校名称 | 招生层次 | 专业名称 | 录取位次 |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法学 | 63038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68559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7612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历史学(师范类) | 77437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临床医学 | 84691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医学影像学 | 95027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会计学 | 96575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数字媒体技术 | 10362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103790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软件工程 | 118787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19709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工商管理 | 12093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22071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22611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通信工程 | 126164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流管理 | 127640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12850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 | 130750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0954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131462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俄语 | 131666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行政管理 | 131937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风景园林 | 138616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139025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日语 | 14949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西班牙语 | 152062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车辆工程 | 152391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55354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158139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法语 | 158224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统计学 | 164671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物理学(师范类) | 170836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药学 | 173560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预防医学 | 175668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化学(师范类) | 178650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护理学 | 180319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应用化学 | 181180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医学检验技术 | 192442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21580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218317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土木工程 | 23236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233094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林学 | 234590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 241873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土木工程 | 262802 |
| 北华大学 | 本科 | 药学 | 295334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山东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高考招录数据。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享有“北国之花、大学之华”的美誉。
学校于1999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四校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06年的吉林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1928年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创办于1952年的吉林省林业学校和创办于1920年的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是吉林省现代教育的发祥地。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16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45人、本科生25036人、专科生1898人、来华留学生189人。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学校坚守百年办学传承,始终根植吉林大地,致力服务振兴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累计培养了近30万各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