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华侨大学?因为华侨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561分能上。其中数字出版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00分、广播电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10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7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华侨大学在浙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7分
2、华侨大学在浙江翻译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8分
3、华侨大学在浙江法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26分
4、华侨大学在浙江工程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63分
5、华侨大学在浙江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5分
6、华侨大学在浙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7分
7、华侨大学在浙江旅游管理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95分
| 学校名称 | 专业代号 | 专业名称 | 招生类型 | 录取分 |
|---|---|---|---|---|
| 华侨大学 | 1 | 哲学 | (中西哲学比较试验班、中华文化学试验班) | 607 |
| 华侨大学 | 2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 | 604 |
| 华侨大学 | 4 | 新闻学 | - | 616 |
| 华侨大学 | 5 | 广播电视学 | (新媒体视听传播方向、数字营销方向) | 610 |
| 华侨大学 | 6 | 数字出版 | - | 600 |
| 华侨大学 | 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方向) | 595 |
| 华侨大学 | 1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 590 |
| 华侨大学 | 13 | 应用物理学 | (拔尖人才试点班) | 602 |
| 华侨大学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611 |
| 华侨大学 | 20 | 信息安全 | - | 604 |
| 华侨大学 | 22 | 土木工程 | (智能结构与城市更新方向) | 561 |
| 华侨大学 | 23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智慧建造与城市运维方向) | 564 |
| 华侨大学 | 24 | 工程管理 | - | 563 |
| 华侨大学 | 25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城镇智能水系统方向) | 576 |
| 华侨大学 | 32 | 经济学 | - | 601 |
| 华侨大学 | 33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601 |
| 华侨大学 | 34 | 电子商务 | - | 595 |
| 华侨大学 | 35 | 金融学 | - | 603 |
| 华侨大学 | 36 | 法学 | - | 626 |
| 华侨大学 | 39 | 翻译 | - | 598 |
| 华侨大学 | 4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金融统计方向、数据分析方向) | 585 |
| 华侨大学 | 41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597 |
| 华侨大学 | 42 | 物联网工程 | - | 599 |
| 华侨大学 | 44 | 药学 | (生物与医药方向) | 577 |
| 华侨大学 | 4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 584 |
| 华侨大学 | 46 | 财务管理 | - | 615 |
| 华侨大学 | 47 | 工商管理 | - | 601 |
| 华侨大学 | 48 | 市场营销 | (智慧营销方向) | 594 |
| 华侨大学 | 49 | 人力资源管理 | - | 597 |
| 华侨大学 | 50 | 行政管理 | (数字政府治理、社会福利、公共危机管理) | 596 |
| 华侨大学 | 51 | 旅游管理 | (数智文旅与管理方向、旅游规划与设计方向) | 595 |
| 华侨大学 | 52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数智会展与策划管理方向) | 595 |
| 华侨大学 | 53 | 经济学类 | (中美121双学位班) | 592 |
| 华侨大学 | 54 | 工商管理类 | (中美121双学位班) | 593 |
| 华侨大学 | 55 | 国际商务 | - | 590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华侨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华侨大学在浙江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960年,学校经国家批准创办于福建泉州,首任校长为廖承志。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