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北京高考生成绩排名在19000-20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首都师范大学的4专业组排名19488位、南京林业大学的3专业组排名19949位、温州肯恩大学的1专业组排名19949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2专业组排名19705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3专业组排名19705位、内蒙古大学的1专业组排名19221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北京高考排名在19000-20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北京考生填报志愿。

1、四川师范大学在北京3专业组排名在19221位。
2、南京林业大学在北京3专业组排名在19949位。
3、河北师范大学在北京1专业组排名在19221位。
4、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7专业组排名在19221位。
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北京3专业组排名在19705位。
6、内蒙古大学在北京1专业组排名在19221位。
7、上海理工大学在北京2专业组排名在19949位。
| 院校名称 | 专业组 | 最低分 | 录取位次 |
|---|---|---|---|
| 北京语言大学 | 5 | 569 | 19221 |
| 首都师范大学 | 7 | 569 | 19221 |
| 河北师范大学 | 1 | 569 | 19221 |
| 内蒙古大学 | 1 | 569 | 19221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 | 569 | 19221 |
| 四川师范大学 | 3 | 569 | 19221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1 | 569 | 19221 |
| 首都师范大学 | 4 | 568 | 19488 |
| 中国计量大学 | 1 | 568V | 19488 |
| 西南医科大学 | 1 | 568 | 19488 |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2 | 567 | 19705 |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3 | 567 | 19705 |
| 天津师范大学 | 1 | 567 | 19705 |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1 | 567 | 19705 |
| 南昌医学院 | 2 | 567 | 19705 |
| 山东科技大学 | 2 | 567 | 19705 |
| 华南农业大学 | 1 | 567 | 19705 |
| 上海理工大学 | 2 | 566 | 19949 |
| 南京林业大学 | 3 | 566 | 19949 |
| 南通大学 | 1 | 566 | 19949 |
| 温州肯恩大学 | 1 | 566 | 19949 |
| 江西财经大学 | 1 | 566 | 19949 |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1 | 566 | 19949 |
| 重庆医科大学 | 3 | 566 | 19949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四川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江西财经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今军工路校区)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今复兴路校区)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近七十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09年来校调研,他指出:“首都师大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是一所很有分量的学校!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功不可没,培养了大量人才。整个学校状态很好,基础很好,前景也很好。”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新疆学员培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内地院校都应像首都师大一样,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学生,进而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怀进鹏部长勉励学校要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
北京语言大学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62年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出国留学生学习外语和出国汉语教师的培养基地。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定名为“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