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甘肃高考生成绩排名在57000-58000名之间的同学可以报的院校有很多,其中包含有:西北民族大学21专业组排名57526位、西北民族大学18专业组排名57526位、西北民族大学31专业组排名57526位、西北民族大学19专业组排名57526位、西北民族大学16专业组排名57526位、西北民族大学30专业组排名57526位等等。来高考小编整理出甘肃高考排名在57000-58000名之间的院校名单,方便2026年甘肃考生填报志愿。

1、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12专业组排名在57526位。
2、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26专业组排名在57526位。
3、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24专业组排名在57526位。
4、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29专业组排名在57526位。
5、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21专业组排名在57526位。
6、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31专业组排名在57526位。
7、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18专业组排名在57526位。
| 院校名称 | 科类 | 专业组 | 投档分 | 最低位次 | 备注 |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0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1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2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3 | 441 | 57526 | 普通类,预科(只招收少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4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5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6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7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8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19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0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1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2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3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4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5 | 441 | 57526 | 普通类,民族专项,其他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6 | 441 | 57526 | 普通类民族专项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7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历史 | 28 | 441 | 57526 | 普通类,民族专项,其他 |
| 西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29 | 441 | 57526 | 普通类,民族专项,其他目 |
| 西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30 | 441 | 57526 | 普通类,民族专项,其他目 |
| 西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31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 西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32 | 441 | 57526 | 普通类 |
注: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均整理自各省考试新公布的分数线表。
1.冲: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高5%-10%的院校,重点关注专业组设置干净、转专业政策宽松的高校。
2.稳:选择录取位次与考生位次基本匹配的院校,优先保障专业满意度。
3.保:选择录取位次比考生位次低20%-30%的院校,确保兜底录取。
| 学校层级 | 推荐院校 | 志愿顺序建议 | 报考策略 |
|---|---|---|---|
| 冲 | 西北民族大学 | 放在前面(如第1到3志愿) | 冲更高层次高校,接受调剂 |
| 稳 | 西北民族大学 | 中间段(如第4到6志愿) | 稳进理想高校+专业 |
| 保 | 西北民族大学 | 后面(如第7到10志愿) | 确保录取,避免滑档 |
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图片1.png
学校前身为1950年8月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8.49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28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2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