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山东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录取数据中,安徽工业大学在山东录取位次范围在49429位到205003位之间,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位次68391位、机器人工程专业录取位次74196位、经济学专业录取位次81646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录取位次122160位、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位次94347位等等。2026年考生和家长可参考以下关键数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 院校名称 | 招生层次 | 专业名称 | 录取位次 |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9429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法学 | 52618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769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会计学 | 54757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自动化 | 59466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6067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软件工程 | 6372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535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8115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839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金融学 | 69835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通信工程 | 70368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70385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7077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人工智能 | 72450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74196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75182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75437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机械工程 | 76722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77094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80124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经济学 | 81646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81726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车辆工程 | 82200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氢能科学与工程 | 86616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行政管理 | 87889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88376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89270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经济统计学 | 91472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91698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应用化学 | 94347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94472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95966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98362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101649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工业工程 | 102887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10463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工业设计 | 105863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英语 | 121597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22160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2683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133591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物流工程 | 135779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金属材料工程 | 146938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冶金工程 | 150700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化学生物学 | 162239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智能建造 | 164303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168480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环境工程 | 182137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182790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193397 |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 | 土木工程 | 205003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山东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5年高考招录数据。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建校67年来,学校弘扬“高标准、严要求”办学传统,传承“团结、求实、勤奋、创新”优良校风,铸就“精工博学、厚德敏行”校训精神,积淀“至诚报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崇尚科技,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大学文化,走出一条“以工为主、服务行业、融入地方、创新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科技部与安徽省政府联动支持高校、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行业特色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海外招收留学生、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以及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校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入围全球900强,居2024年、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前200位,入选2025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内地高校TOP200、居第17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