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共有45个本科专业上榜,其中全国排名前十专业共有2个,全国前三十专业达7个。东北电力大学优势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储能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应用化学以及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提供重要参考。
| 排名 | 专业名称 | 评级 | 排名范围 |
| 3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B+ | 前25% |
| 9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B+ | 前25% |
| 1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A | 前10% |
| 18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C+ | 前75% |
| 19 | 能源化学工程 | B+ | 前25% |
| 2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A | 前10% |
| 30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B | 前50% |
| 39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B+ | 前25% |
| 46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B+ | 前25% |
| 51 | 应用化学 | B+ | 前25% |
| 51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B+ | 前25% |
| 51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B | 前50% |
| 51 | 表演 | B | 前50% |
| 53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B | 前50% |
| 59 | 自动化 | B+ | 前25% |
| 64 | 机器人工程 | B+ | 前25% |
| 7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B | 前50% |
| 73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B | 前50% |
| 74 | 机械电子工程 | B | 前50% |
| 74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B | 前50% |
| 78 | 信息安全 | C+ | 前75% |
| 80 | 金融工程 | B | 前50% |
| 81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B | 前50% |
| 85 | 广播电视编导 | B | 前50% |
| 96 | 数字媒体艺术 | B | 前50% |
| 98 | 土木工程 | B+ | 前25% |
| 103 | 思想政治教育 | B | 前50% |
| 108 | 电子信息工程 | B+ | 前25% |
| 114 | 环境工程 | B | 前50% |
| 1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B+ | 前25% |
| 119 | 通信工程 | B | 前50% |
| 12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B | 前50% |
| 12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前25% |
| 130 | 统计学 | C+ | 前75% |
| 149 | 软件工程 | B | 前50% |
| 150 | 工程管理 | B | 前50% |
| 15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B | 前50% |
| 17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B | 前50% |
| 175 | 会计学 | B | 前50% |
| 183 | 视觉传达设计 | B | 前50% |
| 186 | 环境设计 | B | 前50% |
| 192 | 日 语 | B | 前50% |
| 232 | 工商管理 | B | 前50% |
| 262 | 英语 | B | 前50% |
| 26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B | 前50% |
历史沿革
东北电力大学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沈阳电机高级职业学校,历经多次迁址和更名:
1955年迁至吉林市并更名为吉林电力学校
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吉林电力学院
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
2005年正式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学科特色
学校以电力为特色,形成了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优势学科:
电气工程(全国前20%)
能源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核工程与核技术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