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都想知道2026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交通大学?因为重庆交通大学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受到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专业热度等因素影响,预计2026年高考最低499分能上。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23分、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8分、车辆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66分、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1分等,具体专业和分数线如下:

1、重庆交通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63分
2、重庆交通大学在贵州物理类土木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18分
3、重庆交通大学在贵州物理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51分
4、重庆交通大学在贵州物理类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50分
5、重庆交通大学在贵州物理类交通运输类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69分
6、重庆交通大学在贵州物理类数学类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60分
| 院校名称 | 科类名称 | 专业 | 招生类型及要求 | 录取分 |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城乡规划 | - | 502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风景园林 | - | 499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工程造价 | - | 513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物流管理 | - | 545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土木工程 | - | 518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土木工程 | (隧道与地下工程卓越班) | 504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土木工程 | (茅以升桥梁实验班) | 523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工程力学 | - | 553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 | 555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水利水电工程 | - | 563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智慧水利 | - | 556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地质工程 | - | 544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交通运输类 | - | 569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机械电子工程 | - | 570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车辆工程 | - | 566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智能制造工程 | - | 567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 551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579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 | 575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572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材料类 | - | 558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智能材料与结构 | - | 539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 | 565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 | 561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数学类 | - | 560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测绘工程 | - | 546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类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 | 550 |
| 重庆交通大学 | 历史类 | 工商管理类 | - | 569 |
| 重庆交通大学 | 历史类 | 经济学 | - | 571 |
| 重庆交通大学 | 历史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 | 563 |
| 重庆交通大学 | 历史类 | 旅游管理 | - | 551 |
| 重庆交通大学 | 艺术类 | 设计学类 | - | 562.5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提前 | 航海技术 | - | 548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提前 | 轮机工程 | - | 536 |
| 重庆交通大学 | 物理提前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 | 538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重庆交通大学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重庆交通大学在贵州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较为完善。现有南岸、双福、大坪三个校区,占地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馆藏纸质和电子文献440余万册(种)、期刊杂志15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9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