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学院在吉林的录取分数线因专业组、选科要求及招生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青岛工学院物理第003组录取分数线384分、物理第002组录取分数线353分、历史第001组录取分数线440分、历史第001组录取分数线439分、历史第001组录取分数线439分、物理第003组录取分数线381分、物理第002组录取分数线345分、物理第002组录取分数线383分等。以下从历史类、物理类专业组录取分数及影响因素展开说明。

| 院校名称 | 科类 | 批次 | 专业组名称 | 最低分 |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49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61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39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38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40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46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51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39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50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40 |
| 青岛工学院 | 历史 | 本科批 | 第001组 | 440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80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6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83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47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53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5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45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5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6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5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2组 | 373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40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78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7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91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3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1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6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404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91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77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1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0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79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78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89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75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77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第003组 | 374 |
请注意:表格里仅包含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非2025年青岛工学院全部专业录取分数线,如果想查看所有2025年青岛工学院在吉林专业组录取分数,请前往高考志愿获取完整信息。
青岛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2005年建校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确立“立足青岛,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上合应用科技大学”目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高校。学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教育督导学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基地”“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青岛高校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单位”“青岛市引进青年人才突出贡献单位”“青岛工业互联网软件人才培养基地”。